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高新区的办公大楼内,展示了一个直观的云平台,实时呈现着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空域内的无人机活动。点击屏幕上的图标,即可连通无人机摄像头,即时观测飞行状态。
浦口区的无人机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无人机物流运输、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等,正逐步实现日常化操作。通过无人机提供常态化服务,如为在航船员提供物资保障、船舶污染物接收等,江苏“长江汇”水上无人机物流配送平台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执行超过2000架次任务,服务近1000艘船舶。这一服务不仅减少了船舶靠泊时的柴油消耗,还促进了节能减排和长江大保护事业。
浦口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始于2018年,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重点培育。2019年,浦口区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南京联通,共同创建了全国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2020年10月,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获国家批准,成为首批13个试验区之一。2022年11月,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无人机在浦口区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在长江南京段的海事巡检中,传统的小艇巡检成本高昂,而无人机巡检只需花费十几元即可解决问题。自2023年起,试验区持续利用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范围进行定期巡航,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实现目标自动追踪和实时监控,有效提升了巡检效率。
展厅内展示了多种类型的无人机,其中“鸿雁30”低空探测无人机尤为吸引人注意。这款无人机在高速飞行状态下,仍能实现厘米级定点降落,并具有强大的抗风性能。其由南航无人机研究院自主研发,国产化率高达100%,适用于低空台风外围7级风圈的大气参数实时监测。
浦口高新区的中国民航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中心,正开展无人机飞行培训,学员们围绕教练请教问题。南京迈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培训团队,为无人机驾照考试的学员提供技能训练和考试服务,至今已培养数千名无人机驾驶人员,满足了低空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为了推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南京迈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把握市场需求和技术动态。公司副总经理陈峰强调,应深化与各界的合作,以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需求。
当前,浦口区已汇集了50多家无人机相关企业,覆盖研发、制造、运营和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了约5亿元的低空经济规模。未来,浦口区计划进一步扩展无人机应用场景,如长江海事巡检、物流配送等,目标在2025年前实现相关产值超过15亿元,推动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运营,打造区域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