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无人机已成为防汛抗洪体系中的重要“利器”,以其高效、精准、全天候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防汛监测领域,助力形成省级实时动态水情信息监测预报网。
案例一:某水文局通过无人机实施远程测控,精确监测水流流速。无人机搭载雷达测流系统,从水文站内起飞,垂直于水面,快速收集数据。整个流程仅需几分钟,即可获取河流特定区段的水位、流量信息,显著提升监测效率与准确性。
案例二:无人机装备高清摄像头及传感器,对堤坝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有效识别潜在的裂缝、孔洞及其他渗漏点,为汛期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可见光与热红外影像同步拍摄,快速评估堤坝状态,为决策提供关键数据。
在紧急情况下,无人机迅速响应,发挥其独特优势,提供全方位的救援支持。
案例一:无人机携带通信基站,快速搭建空中通信网络,确保灾区与外界的联系畅通,尤其在通信网络中断时,无人机成为灾区与外界沟通的生命线。
案例二:无人机配备无线高音喇叭,进行高空喊话,稳定人心,指导受灾群众有序撤离。同时,通过搭载的设备搜索定位被困人员,实现精准救援。
案例三:无人机搭载高空抛投器,精准投送救生设备和生活必需品,为被困人员提供即时援助。此外,无人机搭载的空中通信基站系统,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救援信息传递。
案例四:无人机参与灾后防疫工作,采用空中喷洒技术进行消毒,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综上所述,无人机在防汛减灾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广域监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高空喊话以及灾后防疫等多个环节,显著提升了防洪减灾的效率与安全性,成为新时代防洪抗灾的科技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