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部战区与河北警方共同处理了一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导致军用和民用航空遭受重大损失。经过调查取证,相关人员已经依法受到处理。
雷达监测异常空情 战机升空查证
2018年2月7日下午,某技术公司员工唐某和北京某航空公司员工郭某等四人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操控一架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进行高空测绘,飞行高度约为1000米。然而,这四人均未具备操作无人机的资格,也未申请空域许可。无人机起飞后不久,中部战区及其空军相关部门便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到空域内的异常情况。
中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程先启表示,当天,雷达部队在距离唐山市正东25公里处发现一批不明飞行物,随后战区指挥中心命令两架战斗机升空确认。空中飞行员最终确定这些物体为固定翼无人机。与此同时,地面部队也前往事发区域,协助警方处理此事。
唐某回忆说:“在航线即将结束时,有人告诉我头顶有战机,我立刻说赶快撤离。”然而,他们尚未离开,军警联合行动小组已经赶到现场。
由于唐某等人的违法行为,当天有多架民航航班不得不改变航线,导致航班延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厉惩罚非法飞行行为 维护空防安全
近年来,低空飞行器种类不断增加,除了无人机,还有动力伞、热气球等,这些设备通常缺乏自主导航和通信能力,容易偏离预定航线和空域。一旦进入关键区域,可能对目标构成威胁,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唐某等人的违规飞行不仅扰乱了空中管理秩序,还影响了民航安全,并干扰了军队的正常训练,消耗了大量资源,对首都空防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四名嫌疑人因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最后,提醒所有飞行爱好者和专业无人机操作员,在飞行前务必向相关部门申请并获得许可,才能开展飞行活动。
背景链接
全球范围内,无人机飞行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在欧洲,2010年至2016年间发生了近千起无人机与飞机相撞或险些相撞的事件,导致不同程度的飞机损坏和经济损失。在美国,2014年后,无人机与飞机的危险接近事件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6年8月已达650起。在中国,近年来多个机场频繁发生无人机入侵净空保护区,影响航班运行安全的事件。仅今年一年,各地发生的无人机干扰民航事件就有十几起,其中4月份成都双流机场遭遇9次无人机干扰,导致多架航班备降,数万人出行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