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无人机东南零下20度严寒地区夜间飞行测试
作者头像
  • 许晨
  • 2018-12-25 11:09:55 5

12月的东南外场,天气极其寒冷,滴水成冰。月初的大雪至今仍覆盖着大地,气温低至-20℃左右。寒风刺骨中,彩虹外场团队如约入场。停机坪的一角和空地上临时搭建的集装箱房成为团队唯一的工作场所。由于民航航班占用了白天所有的空域,团队只能在白天准备测试,夜晚23点到次日8点进行飞行测试。

此次飞行任务涉及多项工作,包括光电载荷、SAR雷达、通信侦察设备以及链路数据等多个协作单位的配合。任务主要分为三部分:科研实验、国内竞标后期准备以及12月下旬某国电子战设备演示的准备工作。在后方领导和现场负责人的指挥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为了确保12月下旬的电子战演示顺利完成,团队需要提前安排多次采表飞行测试,每次测试时间长达5小时左右。由于夜间能见度差且气温低,飞行结束后通常已是清晨4点左右。短暂休息后,团队成员又需再次进场准备第二天的飞行任务。尽管辛苦,但团队成员默默坚持,克服了疲劳和严寒,展现了彩虹团队坚韧的精神。

与此同时,团队还在同步进行两项SAR雷达的挂载飞行测试,与电子战采表飞行交替进行。为了确保各项测试达标,团队安排了多次飞行架次,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充分测试。科研试飞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后续的各项测试也将按计划有序开展。

外场团队日夜奋战,分秒必争,连续多日进行夜间飞行,任务密集。其中,地勤人员尤为辛苦。目前每个岗位只有一名专业人员,无法轮班,他们同时承担着三个部门、三架飞机和多种载荷的维护工作。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团队每天都要提前很长时间进场准备。自12月初以来,外场平均气温在-8℃至-20℃之间,室外环境极为恶劣。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设备,地勤人员不得不徒手操作,双手经常冻僵。实在受不了时,他们只能在热风扇旁稍微取暖,然后继续投入工作。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寒风凛冽,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高处,更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细节中。正是这种奋斗精神,成为了彩虹事业的基石,引领着全体成员不断前进,再创辉煌。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许晨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彩虹严寒零下夜间飞行东南测试地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