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翼龙”系列无人机完成100架国际交付
作者头像
  • 钟燕文
  • 2018-12-29 11:29:14 1

无人机国家队崭露头角 “翼龙”展翅高飞

12月23日下午4点32分,中国西部某机场内,飞行总指挥李少华一声令下:“放飞!”翼龙I-D无人机迅速滑行、加速,然后轻盈地飞向蓝天。在观众们的欢呼声中,翼龙I-D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取得了重要进展。

12月25日,第100架“翼龙”系列无人机在成都完成所有验收,并交付给海外客户,打破了中国无人机出口的新纪录。这款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续航时间长的无人机成为了中国制造的标志性作品。

“‘翼龙’系列无人机批量出口,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无人机系统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表明我国的航空装备已经实现了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的重大转变。”航空工业董事长谭瑞松表示。

创新驱动 “翼龙”展翅高飞

11月6日,在第12届中国(珠海)航展上,“翼龙”系列无人机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赞叹。

其中,翼龙I-D尤为引人注目。该机型是在“翼龙”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开发的全复合材料机身无人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机体重量,还增强了载重能力和任务适应性。翼龙I-D的表现超出了预期,刷新了用户对中国制造航空产品的认知。

近年来,“翼龙”系列无人机频频亮相,展示了其卓越的性能。今年初,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多种靶试中命中率达到了100%,创造了“五发五中”的中国无人机靶试新纪录。12月9日,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翼龙无人机在天空中翱翔,留下了壮丽的轨迹。自2005年启动“翼龙”项目以来,航空工业作为国家队,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不断推动“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作为‘翼龙’系列无人机的改进型,翼龙I-D在飞行性能、飞行高度、任务续航时间和载荷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设计师李屹东说。

翼龙无人机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广泛赞誉。一位航空爱好者表示:“大型长航时无人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领域。通过长期的努力,中国有能力并且一定会在这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行业专家认为,“翼龙”系列无人机填补了我国外贸高端无人机市场的空白。

军民融合 共赢发展

“翼龙”新型无人机首飞成功一年多来,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目前已经获得了可观的国际订单,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航空工业成都所“翼龙”无人机现场总指挥李永光充满信心地说:“目前我们的年产量中,一级配套商中有50%是民营企业,二级配套商中民营企业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二。”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项目中,通过技术扶持和资源共享,“翼龙”项目不仅带动了民营企业的高端制造,还打通了一条军民技术相互转化的融合之路。

在军事应用方面,无人机系统已经成为空中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航空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民用领域,无人机系统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孕育着大规模的应用和产业化。航空工业以“翼龙”系列无人机为平台,致力于军民两用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为“翼龙”无人机提供配套的成都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强深有感触地说,相比于普通民用产品,军工产品对于工作流程、工艺精度和质量控制的要求极为严格。正是这种严苛的要求,促使参与军工项目的民营企业不断改革和创新。经过磨合期,企业整体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翼龙”项目研发过程中,航空工业牵头形成了一个由众多民营企业和合作伙伴组成的“国家队”,不仅提升了“翼龙”项目的研发水平,也确保了产品的高可靠性和高质量,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机械制造、材料、电子仪表、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协同共享。

面向国际市场争夺制高点

12月25日,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起点。

多用途无人机被誉为21世纪的“尖兵之翼”。世界各国纷纷将无人机项目视为重大战略发展项目,无人机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望尘莫及到与世界强国同台竞技的巨大跨越,跻身世界少数能够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航空装备的国家行列。面向未来,抓住国内外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实现无人机产业的全价值链发展,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据了解,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旨在整合各方资源,依托航空工业成都所的技术优势、航空工业成飞的制造优势、中航技的海外市场渠道优势以及地方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和混合所有制体制创新优势,采用“轻资产运营、开放式发展、混合型股份”的市场化原则组建。

“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对于优化航空工业集团的产品结构、调整产能规划、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增强在全球高端无人机市场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航空工业总经理罗荣怀说。

翼龙无人机的飞天之路正在开启。预计到2025年,航空工业将达到年产100架高端无人机的能力。现任中航(成都)无人机公司总经理的李永光为翼龙无人机团队感到自豪。他表示,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团队,齐心协力,致力于打造无人机的中国制造品牌,立志成为无人机技术创新和引领者。“未来我们将大力培养无人机核心专业的人才,让年轻人在这里‘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钟燕文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交付中国完成系列国际龙”10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