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彩虹-4无人机在东南某地顺利完成航空物探试验飞行。
试验结果显示,彩虹-4无人机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所需人力较少,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面积区域的探测数据。此外,它还能克服不利的地理、地形及气候条件的限制,了解地球物理场随高度的变化情况,为地质构造分析和矿产勘探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彩虹-4航空物探项目负责人王超表示,此次试验为彩虹-4无人机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增加了一项重要的航空物探工具,并有助于提升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国际地位。
此次飞行是彩虹-4无人机首次进行物探飞行,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磁场测量技术系统研制”的关键部分。彩虹无人机自2000年创立以来,已开发出多种型号,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中国型号最齐全、最早实现批量出口且出口量最大的无人机系列。
彩虹无人机不仅在航空物探、海洋监测、海事应用和应急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其航空物探综合测量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大规模作业,成为中国国土资源调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彩虹-4无人机是在彩虹-3的基础上研发的一款集侦查与打击于一体的无人飞行器,飞行高度可达7至8千米,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35公里,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在指挥系统中,飞行员只需提前输入飞行参数,无人机便可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飞行任务。相比美国“捕食者”无人机通过操纵杆控制的传统模式,彩虹-4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彩虹-4无人机的两侧机翼下各有两个挂点,最大载弹量为345千克,可携带4枚“射手-1”导弹或2枚“射手-1”导弹加两枚100千克卫星制导炸弹。除了装备“四合一光电载荷”的光学和红外瞄准装置外,该机还配备了一部合成孔径雷达。机上的电子设备比同类型美国“捕食者”无人机更为先进,在同类无人机中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