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利用无人机对长城进行飞行勘察。
工人们正在对箭扣段长城进行修缮。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现存壕墙遗址长达8800多千米。北京段长城以其雄奇险峻的气势著称,被视为明长城的精华所在。然而,岁月的侵蚀使得许多长城段落破损严重,亟需修缮和保护。
近日,怀柔区招聘的131名保护员正式上岗,负责对境内的65.4千米长城进行全覆盖巡查和保护,及时发现并上报病损情况,阻止游客攀爬未开放的长城段落。未来三年,北京将对怀柔箭扣段2772米的长城实施“救命式”抢险。此次修缮不仅遵循传统工艺,还要采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新技术手段。记者近年来多次随工作人员前往怀柔段长城,目睹了无人机、望远镜测距仪、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高科技设备的应用。这些新技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长城遗产。
无人机与测距仪助力修缮
为长城修缮提供精确数据
在怀柔大榛峪长城脚下,赵鹏和他的同事们对敌楼和墙体进行了勘察。赵鹏是箭扣长城修缮工程的设计者之一。去年,怀柔区对长城进行了全面检查,赵鹏作为“外援专家”全程参与。今年,怀柔区计划优先抢修三处风险点,其中两处在大榛峪,赵鹏负责评估具体病害状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修缮工作。
赵鹏使用四旋翼无人机对长城进行飞行勘察,无人机在空中自动拍摄长城的损坏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还使用望远镜测距仪来测量城墙、关口和敌楼的位置和高度,从而为修缮工作提供精确数据。
分析城砖与灰浆成分
确保修缮质量
怀柔段长城全长65.4千米,共有284座敌楼和关口,占北京段长城526.7千米的12.4%。怀柔区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迄今已投资1.5亿元用于修缮,完成修缮长度达19千米。
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确保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赵鹏曾为多个长城修缮项目设计方案,他表示,修缮工作不仅需要对原有城墙结构有清晰的了解,还需要研究城砖和灰浆的成分。例如,一些城墙段的城砖并未完全烧透,内部可能存在黑心或红心现象。通过对不同区域城砖的检测,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修缮所需材料和技术。
构建三维数字模型
为修缮提供科学依据
张彤表示,怀柔区正逐步对长城进行数字化建档,以更加精确地掌握长城的变化。赵鹏每次前往长城都会收集数据,包括无人机航拍参数和城墙段的标记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构建长城的三维数字模型,为修缮和学术研究提供支持。未来,箭扣二期修缮工程完成后,将尝试形成部分数字化数据。在未来的修缮工作中,将先进行数字化勘察,更全面地解读文物本体病害,建立数字化档案后再进行修缮施工。
张彤认为,修缮长城不仅要关注外观,还要深入了解修缮工艺和历史背景,形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档案。这样不仅可以指导未来的修缮工作,还能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料。
引入视频监控与传感器
增强保护措施
目前,怀柔段长城总体保存状况较好,大部分长城段落保存状况良好。怀柔区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制定的《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制定了《怀柔区长城专职保护员管理办法》,每500米设置一名保护员,目前已配备131名专职保护员。这些保护员身穿醒目的绿色工作服,在长城上进行巡查保护。
除了人工巡查,还可以借助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表示,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长城的裂缝变化,避免传统的人工观测方法。这种技术已在一些遗产地得到应用,未来有望在长城保护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