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7日,俄罗斯首次公开了“猎人”B型无人机试飞的画面。此次试飞持续了约20分钟,飞行高度约为600米,标志着该无人机首次升空。作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这次试飞具有里程碑意义。
“猎人”B型无人机自上次亮相以来,经过了多次调整。最显著的变化是采用了浅灰色涂装,而非之前的深黑色。此外,机鼻部分改用了白色涂装,显得焕然一新。
在起飞前,“猎人”B型无人机进行了转向操作,随后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最终平稳升空。为了确保安全,飞行过程中保持了较小的仰角,飞行高度也相对较低。这种谨慎的做法可能是为了减少潜在的风险。
试飞期间,“猎人”B型无人机并未收起起落架,这也影响了它的飞行速度。飞行姿态中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可能是因为转弯时造成的。通常情况下,试飞的飞机会有伴飞飞机,以收集数据和拍摄画面供后续分析。
数月前,在地面测试阶段,“猎人”B型无人机背部已经可以看到许多突起装置,如刀形天线和各种进气口和排气口。这些装置不仅影响外观,还降低了隐身性能。
除了涂装变化和众多突起装置外,“猎人”B型无人机机头还装有两个类似青蛙前肢的管道,用于数据采集。这一特点在之前的展示中也有提及,但由于拍摄角度原因,不太明显。
尽管“猎人”B型无人机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但俄罗斯在某些展览上已展示了该无人机的模型。模型显示,机鼻末端有一根空速管。现代飞机通常会使用多个L形空速管替代传统的大型机头空速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美观度,还能减少杂波并简化雷达罩设计。
“猎人”B型无人机被定义为一种隐身攻击机,同时也具备侦察功能。采用飞翼设计的飞机往往速度较慢,若隐身性能受到影响,生存能力将大打折扣。“猎人”B型无人机要想增强隐身效果,必须在系统集成和材料选择上下足功夫。
需要注意的是,“猎人”B型无人机目前仍处于初步试飞阶段,距离正式服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改进顺利,未来这种无人机将在俄罗斯空天军中担任重要的打击任务,航程可达5000公里,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