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熟悉的卡通形象“穿越”到中国古代画作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最近,在北京举办的名为“时光机”的画展中,展出了三十多幅这样的创意画作。
这些作品整体上具有古典画的风格,有的让人联想到《千里江山图》中青绿山水的韵味,有的则似乎沿用了《富春山居图》的水墨山水技法,有的画作甚至看起来与明代仇英的古画相差无几。
然而,当你仔细观察这些作品时,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不少现代元素。例如,一幅青绿山水画中出现了穿着古装的“蓝瘦子”,而画作的标题也非常直白地命名为《蓝瘦子之高山流水》。
另一幅水墨山水画中,一位“古人”做出了类似于现代高尔夫挥杆的动作。而在一幅山水画中,除了苍山野鹤之外,还出现了一艘卡通版的潜水艇,其标题为《蓝瘦子之黄色潜水艇》。
这些融入了现代气息的“古画”皆出自于“80后”艺术家王赫之手。他不仅是一位创新者,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传承团队的一员。
王赫认为,这些作品是他自然而然地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他个人的真实情感和经历。他从2008年开始从事现代书画复制工作,深知古画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老化甚至消失。因此,他致力于为古画提供副本,使后代能够通过这些副本了解古代的艺术风貌。
起初,王赫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童年的记忆。他在练习临摹复制古画的过程中突发奇想,如果将自己熟悉且有趣的事物融入古画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一想法如同一个泡泡般在他心中涌现,最终促成了“蓝瘦子”系列作品的诞生。
王赫的第一张带有“穿越”色彩的作品便将童年记忆中的“蓝瘦子”呈现出来。随后,这些作品被发布到微博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这也激发了王赫继续创作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他的艺术追求,王赫开始大量使用绢来作画,这使得作品更加接近古代文人画的风格。他采用的绘画流程、材料和技术与复制古画时几乎一致,但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质量。
王赫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搭建起一座桥梁,引导观众进入传统中国绘画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
不仅如此,王赫还在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应用于当代事物的表现上。例如,展出的《搜山图》便是很好的例证。尽管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西方光影效果,但其中运用了中国传统工笔技法中的分染和罩染,以及界画画法来描绘室内直线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王赫不仅在艺术上进行了探索,也在观念上提出了新的见解。例如,《望》这幅作品采用双联画的形式,展示了古代文人通过无人机进行观测的情景,巧妙地结合了东西方不同的视觉表达方式。
王赫一直致力于用古代叙事和传统技法展现当代生活,他认为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拥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为他提供更多新颖的表达手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