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无人机的“观察”?以下是正确做法,不要随意将其击落
作者头像
  • 蒋姝
  • 2019-08-18 15:32:21 0

科技的发展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从传统的蒸汽火车到现代高效的高铁和飞机;从曾经昂贵稀有的“大哥大”到如今普及全球的智能手机;从简单的玩具飞机进化到了更为先进的遥控飞机。总的来说,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加速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尽管有人滥用科技手段来谋取私利,但也有不少人利用科技来造福公众。

最近几个月,类似的事件似乎越来越多,因为无人机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2年,爱好者手中的小型无人机数量将从2017年的110万架增长至240万架,商业用途的无人机数量也将从11万架上升到近45万架。

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担忧,担心个人隐私可能受到侵犯。大多数无人机并没有明显的标识,因此难以确定其控制者及其功能,这使得被监视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引发不安。

一位律师指出,只有在合理预期隐私的情况下,才享有隐私权。例如,在自家后院游泳或晒太阳,即使被飞机发现,法院也可能认为这不构成侵犯隐私。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无人机。如果一个人站在打开的窗户前,那么他们就没有合理的隐私期望。

律师进一步解释说,理论上,无人机确实可以用来窥视私人空间,但这并不比从远处用长焦镜头观察更过分。大多数民用无人机不具备如此强大的放大功能。此外,即使无人机在窗边飞过,也不一定是在拍摄照片,它们可能只是在执行其他任务。

律师建议,如果无人机的使用方式具有侵扰性,应联系当地警方,而不是自行处理。实际上,大多数无人机的使用都是为了公共利益。例如,有一起案例中,一架无人机在搜索失踪的小狗时意外坠毁。

看完这些内容,大家有何感想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蒋姝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击落遭到随意做法正确观察以下不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