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无人机适航审定的研讨会,探讨了相关政策思路。会上,民航局适航司徐超群司长和航科院黄荣顺院长共同宣布成立了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
航科院党委刘金波书记介绍了航科院的基本情况,并强调在无人机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无人机适航审定的标准。航科院成立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将全面增强相关技术研究力量,充分利用中国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优势,加快标准制定步伐,争取在全球无人机适航标准制定中占据重要位置。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杨拴昌副司长表示,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体现了民航局和航科院的责任担当。杨副司长建议制定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时应与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合力。企业应积极参与适航审定,自我约束,主动适应适航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适航审定推动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工信部还将从无人机制造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一机一码、电子围栏等标准,通过发布部令和标准来规范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徐超群司长指出,成立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是中国民航提升无人机适航审定能力的重要决策,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节点。民用无人机的适航审定将以实事求是和创新为理念,探索不同于有人机的管理模式,以适应中国无人机产业的需求。其总体思路是基于运行风险,将审定与运行场景相结合,研究不同场景下的风险,从而制定适用于不同运行场景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标准。管理模式将从产品管理转向体系管理,即从现有的“盯人、盯产品”转变为“盯组织、盯体系”,强化无人机企业的自主审定能力。技术标准将来源于工业实际,坚持正向审定的原则,从工业标准到行业标准,最终形成适航标准。审查方式将根据风险决定局方介入的程度,并充分利用工业方委任代表的力量。证件方式将整合生产许可,体现企业能力和产品目录,表明无人机产品的适航性。制度建设将结合事前审定和事中监管,强化企业的自愿报告和诚信机制,建立无人机设计生产企业诚信体系,推出不诚信企业的黑名单。
黄荣顺院长最后表示,为了进一步落实民航局适航司对开展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工作的授权要求,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在航科院正式成立,主要职责是研究和起草无人机适航审定规章和相关标准,开展无人机登记注册及适航审定工作。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的成立是提升适航审定能力和深化适航改革的重要举措,将打造专业的无人机适航审定力量,为建立无人机适航审定体系、提升适航审定能力、促进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无人机适航审定中心将按照民航局规划的总体思路落实具体工作,深入贯彻民航局冯正霖局长提出的关注制造质量、倡导工匠精神、确保安全可靠国产民机的要求,与无人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携手合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无人机相关的适航规章标准,为尽早开展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早日建立中国自主的无人机适航审定规章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与全球民航强国在无人机审定领域并驾齐驱。
此次会议吸引了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民航局适航司和空管办、民航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以及各无人机企业的代表参加。航科院姚红宇副院长主持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