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中国迅速成长为无人机制造和技术领域的强国,通过价格合理且易于获取的无人机设备,开拓了新的市场机遇。
在第五届天津直博会期间,总部位于香港的亚翔航空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中国通航报告》。该报告引用截至2019年6月的数据,特别介绍了“中国商业无人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供应的民用无人机估计占据了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70%。此外,中国民用无人机制造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约有130家无人机制造商,而到了2019年底,这一数字已增至约1200家。
中国无人机行业产能的增长部分得益于全球需求的增加。同时,最近的趋势显示,无人机制造业正从消费者和专业爱好者的市场转向商业应用。除了摄像、摄影和航空成像,无人机技术在建筑、能源、农业、林业、安全、紧急救援、物流和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政府也在不断推出产业优惠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商业应用。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也增加了中国对无人机的需求。据《2019年中国通航报告》引用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28.5万架无人机注册。到2019年6月,登记在案的无人机数量增加到33.9万架。根据宇辰网的统计,截至2019年7月28日,中国无人机实名登记数量已达345135架。
虽然消费者级别的无人机在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中仍占主导地位,但在2019年,商业和政府(公共安全和紧急救援)的无人机预计占总飞行量的一半以上。农业是无人机商业化规模最大的产业,其次是能源勘探行业。
中国的无人机制造商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产业集聚程度最高。仅在2017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的产能估计就超过了250万台(包括出口飞机)。
该报告指出,基于中国无人机在全球的地位,“是时候给予这些无人机应有的关注”。
主要内容
中国商业应用顶级无人机品牌
尽管大疆无人机已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和视频摄影的代名词,但大疆在商业领域并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大疆在城市空中交通(如无人机出租车和UAM)方面并不活跃,也没有为“最后一英里”物流细分市场销售无人机。
除了大疆,如图表所示的十大中国商用无人机品牌展示了10个独特的无人机品牌,这些品牌专注于不同的商业领域。这些品牌正在从硬件制造商转型为面向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当前商用无人机的主要用途
商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检测、监控、测量和监视等领域,包括建筑、基础设施、农业、能源、矿业、电信和保险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用无人机监控建筑工地、输电线路、库存并分析工厂和油田的健康状况。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许多无人机品牌希望通过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建立自己的品牌。希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的无人机公司需要更加注重数据分析服务,为客户提供附加值。
农业领域的无人机应用
在中国,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喷洒农药。虽然大疆一直在积极开发这一领域,但提供无人机喷洒服务的其他公司还包括极飞(XAG)、天途(TTA)和华科尔(Walkera)。极飞无人机总部位于广州,专注于农业领域,是农业无人机应用的领先参与者。极飞提供用于喷洒、测量和播种的无人机,并提供基于云的分析解决方案,用于分析田间数据,如植物生长、发芽率和作物压力。XAG专注于开发基于AI的农业解决方案,旨在成为精准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
新兴市场
无人机的使用持续发展,两个新兴细分市场将为城市带来重大变化——城市空中交通(UAM)和物流。在这两个领域,中国选手都处于领先地位。
亿航可视为电动UAM的先锋之一,专注于开发自主飞行解决方案。亿航在迪拜、卡塔尔、广州和维也纳进行了多次试飞。亿航专注于无人驾驶交通解决方案,并与中外运-敦豪(DHL-Sinotrans)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和推出全自动智能无人机交付解决方案,以应对中国城市物流“最后一英里”的挑战。该公司还开发了一种可以运载多达260公斤货物的物流无人机。
其他一些知名的无人机公司也涉足长途物流和汽油、电力行业。
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军事背景,正在开发一款有效载荷为1500公斤的自主远程物流无人机。
一飞智控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动力和电动物流无人机产品组合,以及自动化平台。随着无人机交付的增加,偏远或难以进入的地区将首先受益。其无人机的重点在于能够超越视线飞行任务和更大的有效载荷。一飞智控为这一新兴物流应用提供了特别有利的产品组合。
中国无人机行业的变革
虽然中国无人机行业仍在上升阶段,但它已经经历了一场强有力的变革。随着需求的增长、政策的支持和商业领域的应用,无人机公司已经能够更加成熟和专业化地进入特定应用领域,或将产品线扩展到消费者爱好者市场之外。
进军精密和基于数据的商业市场提高了中国无人机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能力。这一转变也促使国内无人机生态系统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分析、驾驶员培训和其他专业无人机服务等服务,以满足特定行业应用的需求。
然而,商用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及其自动化,以及其向消费者市场的渗透和在民用空域执行超越视线的飞行任务,仍需进一步的技术突破。无人机服务的价格需要达到消费者愿意购买的程度,并且在安全级别上要得到监管机构的认可。这将需要一个自主系统来驾驶每架无人机,而不需要驾驶员直接控制。
益普索商业咨询预计,中国无人机行业将继续推动无人机能力和标准化的发展。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期望在无人机上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将增加,不仅用于解释视频和传感器信息,还可以用于提高决策功能和透明度,实现真正的自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