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成为智慧警务新利器 飞手培训需加强
作者头像
  • 沈新瑜
  • 2019-10-30 13:40:10 0

【安防焦点】

随着飞控、导航、通信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产业正迅速崛起。在易于操作、高灵敏度和低成本的优势推动下,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开始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其中包括警用无人机。

警用无人机:多功能执法利器

随着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增长,警用无人机这一细分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警务部门执行任务的重要工具,在多个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警用无人机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广阔的高空视野、大范围的监控能力和灵活多变的视角。在应对突发事件或大型活动时,警方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监控,快速实现大规模现场观测,实时监控人群聚集情况、流动方向等,抓拍违法行为,并及时调度现场情况,迅速解决问题。

如果无人机配备人脸识别和自动追踪技术,这将进一步扩大巡逻覆盖范围,有助于更有效地抓捕犯罪分子。对于藏匿或逃逸的嫌疑人,无人机也能迅速发现其踪迹,实现有效监控。

此外,在自然灾害或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无人机还能通过高空作业实时传输图像,帮助确定需要救援人员的位置,并投放救生物资。

警用无人机: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已经配备了超过300架警用无人机,涵盖了近60种不同型号。随着技术难题的逐步解决及系统的不断完善,警用无人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未来,如果警用无人机能够成为标准配置,每个警务单位都能配备一定数量的警用无人机,那么我国警用无人机的需求量可能突破3000架,市场规模也可能达到数十亿元。

从长远看,警用无人机技术的进步将促进零部件成本下降和市场需求增加,从而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同时,在政策的支持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下,警用无人机市场将持续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人才缺口显现:亟需加强飞手培训

然而,由于警用无人机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地方的警务单位近期才开始引入这一新型设备,因此在实际应用和管理方面尚缺乏经验。公安队伍中具备无人机驾驶资质的人员较少,航空专业人才的短缺仍然是制约警用无人机应用的重要因素。

因此,针对警用无人机驾驶员的培训工作应从实际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和完善。各地公安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警务部门和无人机企业合作,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或设立相关专业,既能弥补现有飞手技能不足的问题,又能建立系统化的培养机制,源源不断地向警务单位输送专业的警用无人机驾驶员。

(本文由智能制造网、《中国安防》、鼎飞航空、警用装备网、简书等资料整理而成)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沈新瑜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警务利器智慧加强成为培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