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在电力行业应用的日益成熟,以及输电线路“机巡+人巡”协同巡检模式的发展规划和电网运营要求,广西崇左供电局成立了专门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视班组,积极探索“三位一体”的无人机运维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该局输电管理所从采用无人机巡视之初,就开始采取“三步走”的人才培养策略:内部组织培训、参加外部机构考试取证、再到实际线路巡视中的再培训。此外,新入职的员工会立即接受无人机模拟器训练,并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实操考核,最终取得AOPA颁发的“驾驶员”或“机长”执照。目前,该局输电运维班组已有21名员工持有无人机驾驶执照,配电班也有2名员工获得了执照。获得执照后,员工们还需在资深同事的指导下,进行实操练习,提升无人机在各种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下执行巡检任务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该局无人机班组的设备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去年12月,他们引进了配备激光雷达系统的无人机,解决了传统巡查方式在空间定位上的不足,提升了对线路走廊地物距离的精确判断能力,并实现了三维重建电力线走廊,能够直观展示输电通道的运行状态。红外测温无人机的应用,使得输电线路检测无死角,作业距离灵活可控,测量结果更加精准。这不仅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缺陷隐患,还为后续检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崇左地区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高山峻岭之间,交通不便且气候复杂,给巡检工作带来不少挑战。因此,无人机班组坚持采用“方法管理、过程控制”的手段,致力于实现“机器解放人”,使无人机更好地服务于线路维护。今年5月,该局引入了精灵Phantom4RTK高精度自动巡检系统,能够根据预先制作的高精度线行三维地图规划航线,自动巡视指定线路,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检测设备,实时反馈诊断结果。相比激光雷达系统,Phantom4RTK在巡检效率方面更具优势。为此,该局探索了精细化巡检和线路通道巡检两种方式:精细化巡检通过对杆塔、基础、塔头、金具及通道等部位进行拍照,为建立台账提供了直观准确的现场图像;线路通道巡检则能够清晰反映通道及线路保护区内的状况,及时发现杆塔周围的潜在破坏因素。
自2009年北方电网提出“无人机巡线”设想以来,崇左供电局在新型巡检人才的培养、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巡检作业管理和操作规范的细化等方面不断探索,无人机已在各个供电局的电力巡检、缺陷处理、异物清除以及电网放线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助力北方电网建设,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