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次自主研发无人机器官转运成功试飞
作者头像
  • 马齐齐
  • 2019-12-19 14:03:21 0

“一带一路”器官保护产学研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11月15日,“一带一路”器官保护产学研国际论坛暨中国无人机器官转运试飞发布会在萧山产业新城盛大举行。此次会议不仅见证了中国首次自主技术无人机器官转运的成功试飞,还揭牌成立了“一带一路”器官保护创新产业联盟、“一带一路”中印器官保护联合研发中心及“一带一路”无人机器官转运先进技术研发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

中国自主技术无人机器官转运成功首飞

此次试飞由圣捷菲科技(SJF Technology)举办,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器官转运专用无人机及其配套设备的全智能化和全流程监控能力。该无人机搭载了专门用于器官保存的设备,能够自动导航飞行,平稳穿越高楼和树木,最终顺利降落到指定位置。参会的海内外专家对无人机的精准巡航技术印象深刻。此外,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器官转运设备还具备器官质量控制和监测功能,使医护人员能够在转运过程中全程监控器官的状态,及时进行修复、检测和数据采集,并与移植前端的医疗团队同步。

器官转运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新常态下,利用无人机精准运送医院与火车站、机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能比传统车辆运输节省90%的时间,同时大幅降低成本。项目研发核心骨干李建辉博士指出,目前无人机器官运输面临的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未来,他们期待搭载圣捷菲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无人机器官转运及质量控制平台正式启用,并在国家航运部门的支持下,缩短器官运输时间,提高器官利用率,造福更多患者。此次试飞标志着中国智慧化器官运输的开端,为我国器官转运全流程质量控制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推动了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器官保护联盟成立

在印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教授Praveen Kumar Vemula、瑞士干细胞基金会大中华区副总裁任昊博士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脏再生研究中心辛立明博士等海外专家和国内与会领导的共同见证下,大会举行了“一带一路”器官保护创新产业联盟、“一带一路”中印器官保护联合研发中心及“一带一路”无人机器官转运先进技术研发基地的揭牌仪式。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器官捐献与移植大国。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器官保护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展开了热烈的产学研结合交流。此举标志着“一带一路”器官保护国际合作交流的开启。联盟致力于全球器官保护数据共享、前沿科技难题联合攻关,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器官保护创新组织。

论坛现场

期间,河上镇相关领导向全球来宾全面介绍了萧山产业新城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和发展状况。他表示,随着圣捷菲等高科技企业和高端科研人才的快速引入,产业集聚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未来,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和产业化交流活动将推动萧山产业新城以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以高端装备新材料为主、汽车新材料和医用新材料为辅的“1+2”产业体系,建设成为中国科创新材绿谷、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马齐齐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试飞转运自主研发中国器官初次成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