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市公安交警支队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推行“向科技要警力、用科技强警力”的工作思路,将警用无人机应用于交通管理一线,致力于打造交通民生工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满足群众的新期待和新需求。
随着唐山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交通事故频发。为了更高效地利用警力资源,实现“出警再快一分钟”的目标,交警支队在交警二大队设立了警用无人机小分队,配备了8架无人机,并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无人机驾驶培训及考核,构建了立体化的巡查系统。
警用无人机小分队投入到交通管理工作中后,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根据“警力跟着警情走、警情跟着民意走”的服务原则,负责路况监控、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以及交通违法管理等工作。
交警二大队民警张骏表示,在恶劣天气、早晚高峰或复杂路口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交通堵塞,甚至引发二次事故。例如,在一次恶劣天气条件下,长宁道与大里路交叉口发生了一起10车连撞和一起8车连撞的严重事故,导致整个长宁道瘫痪。以往由于交通拥堵,事故处理民警难以迅速到达现场,加上绘制现场图,通常需要近两个小时才能处理完毕。然而,这次,无人机仅用3分钟便飞抵事故现场,迅速拍摄证据照片,15分钟后即完成了现场清理,恢复了交通。这表明,警用无人机已成为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助手,实现了快速勘查、快速撤离、快速恢复交通的目标,真正做到了“出警再快一分钟,群众少等一分钟”。
除了用于事故现场勘查,警用无人机还可以用于道路巡查、违法抓拍及高空监控。在每日交通高峰期,无人机会在易堵路段进行巡逻,识别拥堵点,通过语音功能及时提醒并引导车辆绕行,同时将拥堵画面通过4G网络传回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派遣警员进行疏导,从而大幅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和市民出行体验。
截至目前,警用无人机已经成为改善交通环境、遏制交通事故的有效工具。在警用无人机的帮助下,唐山火车站东西广场的交通秩序显著改善,百货大楼周边的违章停车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交通事故处理效率大幅提升。以交警二大队为例,自警用无人机投入使用以来,抓拍的交通违法行为从最高时的3000多起降至10月份的1000多起,重点路段的交通违法行为减少了66%,道路通行率提高了30%。
据了解,交警支队已在市中心区域部署了13架警用无人机,近50名警员取得了无人机驾驶资格。目前,交警支队正稳步推动立体化巡查系统的建设,警用无人机的配备及警员的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也在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