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区块链、量子计算……科技浪潮催生52种新专业,江苏高校如何博得将来?
作者头像
  • 李丹
  • 2020-04-01 08:37:26 0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不仅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也对传统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雷认为,传统大学的教育理念已经滞后于科技进步的步伐,大学需要具备更长远的眼光。他建议,前瞻性的大学应该考虑开设如太空探索、无人机技术、区块链、量子计算等52个学科。

记者调查发现,受科技浪潮的影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进行战略规划,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推动跨学科融合,整合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以满足未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尽管诸如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教育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包括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仍需改善。

打破界限,高校聚焦科技创新与交叉学科发展

为了培养适应科技与产业不断进步的人才,一些高校正在积极行动。南京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陆现彩教授指出,南京大学正根据未来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进行规划。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南京大学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并与华为、旷视科技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此外,南京大学还成立了脑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研究院、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机构,推动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的全链条创新。

新兴产业链需要更多应用型人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一些高校也积极应对未来民用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南航无人机研究副院长裴锦华表示,无人机行业将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链,无人机市场潜力巨大。除了常见的无人机拍摄、城市管理等应用外,无人机在智能安防、河道巡查、农业植保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前景。裴锦华强调,无人机企业未来的盈利点将更多依赖于提供行业应用服务,而不仅仅是销售无人机本身。因此,无人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无人机驾驶员已成为新职业之一。

科技新领域的人才培养仍需加强

尽管像区块链这样的新兴领域备受关注,但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不足。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胡乐乐指出,区块链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技术潮流,其应用涵盖经济金融、政府管理、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然而,国内区块链教育的核心课程资源尚显不足,开设分布式系统等关键课程的高校较少。区块链是一门跨学科的技术,涉及密码学、数学、经济学、法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多个领域,能够教授区块链课程的教师数量有限。因此,胡乐乐建议,将区块链思维融入课程内容,并与企业合作开设相关课程,是填补相关产业人才缺口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区块量子江苏催生博得浪潮将来高校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