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霖(左)和学弟一起调试穿越机。
在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分院,21岁的王铁霖是一位大四学生。最近,记者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看到,王铁霖正在忙碌地调试竞速无人机。这架无人机的机身和大部分零件都是他自行研究制造的。大学四年来,他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近一千个无人机零件。王铁霖表示,零件的大小决定了制造时间的长短。通常,较小的零件需要打印一个多小时,较大的则需要更长时间。
王铁霖不仅擅长制造无人机,还精通操控。在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喜欢看他演示操控无人机。无论是弹射还是翻转,他总能熟练地控制无人机完成各种动作。
谈起自己与无人机的缘分,王铁霖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的第一台无人机是高三时母亲送给他的礼物,那是一架四旋翼无人机,他非常喜欢。然而,在一次飞行中,这架无人机摔坏了。于是,王铁霖开始尝试自己维修和组装。从那时起,他对组装无人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入大学后,王铁霖接触到了穿越机,也就是专业的竞速无人机。他对这一领域非常痴迷,开始自学3D打印技术和SolidWorks三维建模,设计自己喜欢的穿越机机架和零件。他表示:“我通过上网看视频、查阅资料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学校老师知道我对这方面感兴趣,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王铁霖一边说着,一边展示了自己绘制的设计图纸。
他坦言,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灵感,可能一个月都设计不出满意的作品;但一旦有了灵感,几笔就能设计出完美的零件。“现在在吉林省,像我这样自己设计机架和零件的人并不多,我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人提供定制设计。”
目前,王铁霖已经完成了铁锚三代穿越机机架。这款机架具有极强的加速能力和推重比,安装完零件后,只需两秒钟就能达到每小时180公里的最高速度。
王铁霖表示,父母和学校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给了他专心研究无人机的动力。谈及未来,他希望将爱好发展成为事业。“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将自己设计的机架和零件销往世界各地,也希望参加更高规格的比赛,提升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