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炒猪团”非法牟利的情况,引起了农业部门和舆论的关注。与此同时,有关养猪场因担心无人机投放猪瘟病毒而设置干扰设备导致航班信号丢失的传闻,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11月3日,黑龙江无线电管理部门在一家养猪场查获了一台无人机干扰设备。原因是该设备干扰了周边民航客机的正常飞行。该养猪场解释说,他们之所以安装干扰设备,是因为发现有无人机出现在厂区上空,担心有人利用无人机投放非洲猪瘟病毒。然而,肇州县畜牧局表示,尚未接到有人通过无人机向猪场投放病毒的消息。
这种干扰设备导致哈尔滨机场多架航班在某县附近频繁出现GPS信号丢失和ADS-B系统故障,严重影响了航班的安全运行。目前,相关公司已受到行政处罚,并妥善处理了此事。然而,养猪场出于防范“炒猪团”利用无人机投毒的目的,却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无人机投放猪瘟病毒仅为传言】
使用无人机投放非洲猪瘟病毒的说法,给“炒猪团”增加了不少高科技色彩。理论上,如果有人操控无人机投放含有猪瘟病毒的物体,确实有可能传播疾病。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一行为的存在。当地畜牧部门明确否认了无人机投放病毒的行为。
尽管养猪场对“炒猪团”的高科技手段感到恐惧,并采取了违法措施安装干扰设备,但这些措施可能是基于谣言的过度反应。实际上,“炒猪团”主要是通过散布疫情谣言,低价收购生猪,再高价卖出获利。他们甚至会向猪场投放死猪或带病毒的饲料,以制造恐慌,从而压低价格。
为了打击“炒猪”行为,保障生猪养殖安全,有关部门已发布通知,要求加强联防联控,严厉打击“炒猪”行为。
【应对“炒猪团”需多管齐下】
养猪场和养殖户不应过分担忧,监管机构也应加大对“炒猪团”的打击力度,消除他们的顾虑。尽管“炒猪团”可能通过非法手段牟取暴利,但这种行为不会一直得逞。中国拥有庞大的养猪业,并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即使某个地方出现疫情,其他地区的猪也可以迅速调配过来。此外,国家还储备了大量的冷冻猪肉,可以稳定市场。
非洲猪瘟依然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正在努力研究解决方案。未来,随着疫苗的研发和推广,“炒猪团”的炒作空间将会大大减少。当前,管理部门应联手打击“炒猪团”,同时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成为“炒猪团”的受害者。
□张田勘(专栏作者)
编辑 陈静 校正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