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运用范畴不断扩展
作者头像
  • 科技飞
  • 2020-04-03 17:39:09 0

国网湖北宜昌兴山县供电公司的员工正在使用无人机巡检光伏电站。

提起无人机,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如今,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限于航拍、送货、喷洒农药等,还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快递运输、救灾、测绘等多个领域。

“上午摘的荔枝,下午就能送到买家的餐桌上,无人机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的成本。”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殷志宏说道,无人机将成为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科技手段。

无人机最初在上世纪被用于军事侦察等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技术的出现以及成本的降低,民用无人机的数量开始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注册的无人机数量已超过33.9万架。全球大约70%的消费级无人机由中国制造,其中深圳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风向标。深圳拥有包括大疆、一电、科比特在内的3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根据工信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市场的扩大。零度智控副总经理史圣卿表示,无人机是传统航空与现代电子及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近年来,集成电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不仅减少了无人机的体积和重量,还实现了传统航空难以实现的飞行形态。

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洪忠认为,市场需求同样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人机在执行一些人类不便操作的任务时所具有的优势。例如,人工检查一座铁塔可能需要1-2小时,而无人机自主检查只需5-10分钟,还能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问题,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目前,无人机已经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救灾、测绘、电力巡检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未来几年内,无人机将成为更为普及的劳动工具。史圣卿认为,无人机与各行各业都有融合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帮助传统行业升级方面,无人机具有显著的优势。

大疆公司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成功,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疆推出的消费级智能无人机除了航拍,还可以应用于森林巡逻、线路维护、交通指挥、应急救援、体育赛事裁判等多个领域。“大疆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无人机的认知,低廉的价格使得消费级无人机迅速普及,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愿意使用、学会使用无人机。”携恩科技CEO刘洋认为,大疆的成功增强了从业者对于进入工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信心。

为了使无人机飞得更高、更安全,有效的监管不可或缺。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发布了多项关于无人机的政策文件,涉及注册、适航、空域管理、运行管理、飞行监控等多个方面,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无人机行业在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史圣卿指出,无人机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技术复杂,加之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人才需求大、研发投入高,但研发成果见效慢,用户接受度低,这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与无限的需求之间不断面临矛盾。

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4049家无人机企业获得了运营许可证,中国民航局颁发了4.3万份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市场分析数据显示,未来五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接近100万人。

刘洋表示:“航空航天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无人航空还需要应对各行各业的各种需求,专业细分更加明显。在研发之外,无人航空的繁荣需要大量的专业运营团队和应用人才。”

无人机行业市场运营也存在一定的乱象。随着大疆在2013年后的快速发展,民用无人机成为“资本宠儿”,许多风险投资和商业资源开始涌入民用无人机领域,无人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马洪忠表示,民用无人机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无人机行业准入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直到2018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等相关规定出台后,中国无人机在运营许可、处罚措施等方面才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在现阶段,这些法规的实际应用仍存在一定差距。

“无人机进入民用市场不过十年时间,飞行硬件平台的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配套的法律法规、管控措施、商业模式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等尚未跟上。”刘洋认为,这些问题阻碍了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和良性竞争。

在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无人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5G技术将加快影像数据的传输速度,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控制范围。

“5G的低延迟特性将使无人机控制摆脱距离限制,从而实现大规模部署。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无人机的小型化。”史圣卿说,5G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引领无人机进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新时代。这将催生更多无人机取代人工、天空取代地面、群体作业取代个体作业的应用场景。

殷志宏认为,无人机与5G的结合将加速形成空基互联网。在消费级无人机的航拍领域,5G技术将提升用户体验,使画面更清晰、数据传输更快、控制范围更广。

自无人机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消费群体扩大和应用领域拓展,无人机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家表示,无人机不仅以高科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人们的“飞行梦想”,还以“俯瞰”的视角记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拓展人类认知和行动范围的行业,也是技术前沿领域。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更大的市场,无人机行业必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科技飞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范畴扩展运用不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