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们对无人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娱乐方面。
很多人冲动购买无人机后,因为缺乏操控能力和应用场景,最终变成了摆设。尽管人们经常赞叹无人机拍摄的精彩作品,却很少考虑如何利用无人机赚钱。
然而,有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并没有自己制造无人机,而是利用购买的无人机为他人提供服务。这类似于汽车厂商卖车,而买车的人用来跑滴滴或拉货。
那么,无人机除了自己使用之外,还能做哪些赚钱的事情呢?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利用无人机创业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使用无人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民用无人机的基本情况。
a、价格:网上搜索无人机,价格从七八百元到一万多元不等,大多数在六七千元之间。这个价格与主流旗舰手机相当,对于想玩无人机的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b、操作:除了商用、农用和特殊技巧外,普通用户在销售指导的帮助下,很快就能上手。随着无人机的傻瓜式功能增强,未来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无人机的使用将更加普及。
对于摄影爱好者或婚庆公司,以前需要花费高昂费用租赁专业设备和人才才能完成的高空全景、婚车航拍等需求,现在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员工解决。
快递员使用无人机送快递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解决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问题。无人机不仅可以监控道路情况,还可以实现远距离、多客户派送,真正实现“取件”、“派送”不出门。
无人机不仅可用于各种环境拍摄,还可以用于快递配送、消防、农业、监控等领域。例如,在安全消防方面,无人机可以携带警报音响、智能摄像头、灭火器材、医疗急救包等设备。
人们购买无人机主要是为了满足日常旅游拍摄的需求,包括传媒、婚庆等行业。随着无人机拍摄清晰度的提高,适应远距离、多场景拍摄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为视频提供了更多丰富的素材。
目前视频监控已经非常普及,但仍然受到场地和场景的限制。对于农场主来说,安装监控设备在牧地或田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需要大规模巡查的情况。无人机可以远距离、大面积、多种地形进行巡查。
随着无人机大小、载重、平台搭载空间的升级,无人机在农林牧渔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农作物的种子播种、病虫害防治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未来在收割方面也将大有作为。
无人机具有天然的运载能力,特别是在中短距离和小载重范围内,操作优势明显。除了民用和工业领域外,外卖、快递、医疗药物的配送是当前无人机运载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
商业航拍的运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以前主要用于为企业拍摄宣传片、发布会、年会等活动。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航拍逐渐平民化,在新人婚礼、小短剧、商场开业、毕业照等领域频繁出现。
航拍爱好者豆包通过分享航拍作品,逐渐积累了客户资源,成立了专业的无人机航拍队。目前,他每月至少收入7000元,技术高、操作难度大的航拍师每月收入可达15000元。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无人机厂商研发了适用于农业植保的中大型无人机,可以高效完成药剂、种子、粉剂的喷洒工作。相比人工,无人机可以大幅提升效率,保障安全性,降低成本,市场前景广阔。
无人机商业表演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也成为一项盈利颇丰的业务。例如,亿航无人机编队表演在2018年创造了过亿的收入。
无人机操作员(飞手)需要通过AOPA相关考核获得证书,并经过实名登记和报备审批才能飞行。目前,飞手市场需求巨大,但持证上岗的人较少。随着市场的扩大,无人机驾驶培训将成为一个持久的生意。
目前,无人机植保主要应用于规整的农田,但在山地、林地、不规则田地等领域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例如,黄山毛峰的茶树修剪,以前由农户手工完成,现在电动修剪机已经成为热门产品。
虽然无人机驾驶证要求年满16周岁,但针对青少年的兴趣培训可以成为一项有潜力的业务。与编程培训类似,无人机操作也是一种硬技能,可以开设相关课程。
随着无人机销量的增长,维修保养业务也将成为一个有潜力的市场。无人机维修和养护人才稀缺,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无人机在电力巡检、救援、地理测绘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特别是电力巡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此外,无人机在救援、智慧城市等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创业机会。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发现更多商机,利用无人机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