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近年来,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公安、交通、监狱、环保、电力、水利等领域。然而,农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成效最为显著,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据新疆农牧业机械管理局2019年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新疆的植保无人机数量有望突破5000架。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预计2020年新疆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植保无人机市场,农业植保领域也将迎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新疆是中国主要的棉花产地之一,棉田面积约为4000万亩。2019年9月,新疆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比较了植保无人机和地面机械在棉田喷洒脱叶剂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植保无人机的喷洒效果远优于地面机械。
2020年,新疆计划对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进行财政补贴,补贴金额为10升到15升植保无人机15000元,15升到20升植保无人机2000元。这将促使新疆新增至少500台植保无人机。这对于整个无人机产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同时也表明植保无人机在新疆农业市场的前景广阔。
全国耕地面积约为18亿亩,其中约三分之一适合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即近6亿亩耕地。按每亩地植保无人机服务费100元计算,每年植保无人机的总产值将达到近600亿元。这显示了植保无人机的巨大商业潜力。
当然,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飞行需要在风速低于三级且温度在10-15℃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结合我国农业规模化种植及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有望成为未来植保无人机应用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