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1月3日,美国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发起了火箭弹袭击,导致至少8人丧生,其中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的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激烈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观点认为,“定点清除”关键人物可以避免大规模冲突,并减少平民伤亡。基于这种看法,有人提出了“和平形态变化”的概念,甚至提到了“智能化战争”这个词。今天,我们将推荐两本书籍——《智能化战争:AI军事畅想》和《无人机手册》,与大家共同探讨未来战争形态的变化趋势。
《智能化战争:AI军事畅想》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这本书由军事和装备专家吴明曦研究员撰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少数几本全面论述智能化战争的专著之一。业内专家称赞它为“智能化战争领域的重要开创性作品”、“我国智能化战争研究的奠基之作和开篇之作”,并认为它是一本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权威著作,兼具学术深度和普及性。
书中以人工智能和科技进步为主线,深入剖析了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对未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七大全球因素、三大核心驱动力和三大核心内容的变化,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未来的战争形态将从当前的“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转变为“核常威慑下的全域智能化战争”。
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本书不仅提出了许多基于AI的未来作战模式及其实现路径,还介绍了多个信息化和智能化作战的真实案例。例如,利用Palantir公司的大数据关联算法锁定并逮捕本·拉登;通过入侵萨达姆军队的电子邮件进行心理战,使上千名军官陷入混乱;借助网络舆情和维基解密煽动“茉莉花革命”,迫使突尼斯总统本·阿里下台;通过天基网络信息采用“发现即摧毁”的战术击毙卡扎菲;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过社交平台视频聊天软件FaceTime动员民众击败政变军队的“粉丝团战争”;委内瑞拉发生的全国性停电事件;胡塞武装对油轮、油气管道和炼油厂储油罐实施的无人系统攻击;以及摩加迪沙的黑鹰直升机坠毁、格罗兹尼的两次血腥巷战、费卢杰的大规模城市反恐作战和美军支持下的库尔德人在拉卡的战斗等案例的详细分析,使得该书充满趣味性。
《无人机手册》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无人机设计技术的工具书,涵盖了无人机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对无人机型号的设计、研发、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推动我国无人机装备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基于全球范围内的成熟无人机设计技术和工程经验,涵盖了该领域的所有成果,确保了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堪称国际无人机领域最新技术发展的集大成之作。这是一部高端学术著作,也是无人机行业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五卷,总计超过300万字,内容涵盖五个方面,22个部分,共计126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无人机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运行、技术和伦理道德等。这是国际上第一部全面覆盖无人机领域的百科全书式工具书,在国内尚无同类著作出版。本书的引进和出版,将有助于我国无人机领域的研究人员了解最新的动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