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金融时报》13日报道称,尽管面临诸多反对意见,美国务院仍然倾向于停飞整个无人机机队。这一决定主要是因为这些设备部分由中国制造,被认为存在间谍风险。此前,美国已多次采取措施限制中国无人机的使用,这被视为华盛顿对美国使用中国技术感到担忧的最新迹象。
美国务院计划停飞其拥有的近1000架无人机,其中包括大量中国制造或含有中国零部件的产品。这一举措引发了内部员工的不满,他们认为没有无人机,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且成本更高。美国务院在2018年的报告中提到,其无人机在美国42个州和地区的飞行次数超过1万次,主要用于紧急救援、地质调查、野生动植物监测等任务。
去年10月,美国务院宣布停飞所有中国制造或含有中国零部件的无人机,直到完成对这些无人机的安全风险评估。目前,审查仍在进行中,除了用于紧急情况如灭火和搜救,这些无人机仍处于停飞状态。尽管美国务院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消息人士透露,国务卿伯恩哈特倾向于停飞整个机队。
美国务院内部员工对停飞计划表达了强烈反对。一位员工指出,无人机系统是执行特定任务的唯一有效工具,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如果全面停飞中国产无人机,将严重影响包括森林火灾扑救、自然灾害救援在内的多项重要工作。美国务院估计,使用无人机每年可为纳税人节省超过1400万美元。
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限制中国无人机的使用。2019年5月,美国国土安全部警告美国公司,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可能将敏感数据泄露给第三方。同年10月,两党议员提出议案,禁止联邦机构使用中国制造或组装的无人机。尽管如此,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明中国无人机参与了大规模网络间谍活动。
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公司表示,尚未看到具体的新政策内容,但希望对美国务院无人机项目的评估结果进行详细研究。德国《经理人杂志》评论称,美国对大疆的打压类似于对华为的处理方式,凸显出美国对与华为和大疆合作的疑虑。然而,中国无人机不仅在技术上领先全球,还具备市场和成本优势,使得其他国家难以匹敌。
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本国无人机产业发展,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多年时间。一些西方公司在消费者市场上挑战大疆的努力并未成功。德国《经济周刊》指出,欧盟目前没有停飞中国无人机的计划,而是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无人机管理规定,未来将根据技术属性和风险等级对无人机进行分类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副研究员王鹏表示,美国近期对无人机领域的限制行为,是其试图与中国“部分脱钩”的一部分。这种做法背后的政治动机明显,未来美国可能会继续对中国企业采取类似的打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