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多次局部冲突中崭露头角,屡建奇功,赢得了各国军队的高度认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战场上,无人机将成为关键的战斗武器。
实际上,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发无人侦察机,并于60年代初投入使用。在此期间,美国制造的无人机频繁侵入中国领空,包括“火蜂”无人侦察机和D-21无人机等。当时,中国的军事装备相对落后,但中国空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战术,击落了多架敌方无人机。特别是1964年至1968年间,中国空军共击落了20多架入侵领空的高空无人侦察机。这些被击落的无人机和散落在地的残骸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使中国得以掌握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技术。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无人作战领域的研究突飞猛进,一系列新型无人机相继问世,如翼龙、彩虹、利剑、翔龙、云影等,形成了庞大的无人机家族。其中,彩虹系列无人机由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发,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每年产量达到200架。翼龙系列则主要用于国内部队,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飞)制造。最近,成都腾盾公司成功试飞了全球首款可在海上和高原飞行的三发无人机。
过去,军用无人机几乎被美国垄断,但中国虽然起步较晚,却在大型无人机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中国的无人机设计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新型无人机层出不穷,凭借高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甚至与美国形成竞争态势。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个掌握单站双控无人机技术的国家,这意味着一个地面指挥舱可以同时控制两架或更多的无人机,从而大大提高了战场上的战术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