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石首市南口镇大剅口村,一场关于农作物春耕备耕及小麦条锈病统防统治的现场会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现场并没有出现人潮涌动的景象,只有一辆保障车、两架无人机和两名操作员在忙碌。
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介绍,小麦条锈病在该地区提前爆发且范围广泛,油菜菌核病也呈现大规模传播趋势。目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劳动力难以外出,农资配送也遇到困难。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石首市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的优势,迅速组织当地的专业合作社,前往各乡镇开展社会化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紧密合作。
在此次活动中,无人机正在作业的农田面积达240亩。两名飞防操作员操控两架植保无人机,从规划地块到配药、作业,整个流程仅需两个半小时即可完成,无需农民亲自下田。相比传统的防治手段,无人机飞防具有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用药量少、节水、效果显著等特点。
据统计,石首市目前拥有50多架植保无人机,每架无人机每天可以防治300亩农田,这意味着一天内可完成1.5万亩的作业任务。
石首市农业农村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市在田作物总面积为43万亩,其中包括23.3万亩油菜和17.2万亩小麦,这些作物正处于抽苔期和拔节期,长势良好。此外,还有2.5万亩蔬菜在田,其中2.0万亩等待收获。生猪存栏15.8万头,家禽432万羽(包括305万羽蛋鸡和47万羽蛋鸭),全市共有393家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养殖面积为24.4万亩,其中精养鱼池面积10.8万亩,湖泊养殖面积13.6万亩。
面对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石首市迅速成立了农业生产专项小组,解决运输受阻、劳动力短缺和农资配送难等问题,合理安排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春季防疫和孵化、水产春季投放和繁殖等关键工作,并特别强调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指导,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开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