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专注于设计植保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喷药方式相比,一架植保无人机可以替代40多名工人,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和农药,还提高了安全性。
疫情初期,我们并没有立即意识到其严重性,但随着疫情加剧,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将无人机和无人车改装成消毒工具,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这一举动让我们感到自豪,因为帮助了很多人。然而,随着复工日期的临近,我们开始思考公司的未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但企业必须主动寻找出路。
在疫情期间,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结出企业在危机中自救的关键策略:止损、求援和提高效率。我们必须重新评估公司的价值,明确发展方向。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领域。政府目前对植保行业提供了三年的财政补贴,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当前植保无人机的渗透率较低,但市场需求巨大,潜在市场规模可达上千亿元。
在开工之前,我便向团队寻求帮助,录制视频鼓励大家不要裁员,并强调面对疫情需要严肃对待。尽管公司在春节期间储备了充足的物资,但供应链的中断仍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我们需要准备长期作战。
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我们认识到关键在于提高效率。虽然公司已实现盈利,但在疫情考验下,我们意识到盈利效率仍有待提升。为此,我们开展了内部培训,通过学习PSP(个体软件过程)和TSP(团队软件过程)来提升工作效率。
在2月份,由于供应链断裂,销售额大幅下滑,现金流压力巨大。我们联系了银行,寻求贷款支持。尽管初期银行的审核较为严格,但上海市团委和农商银行提供的优惠利率贷款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一政策的支持不仅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增强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创业多年,我始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在投身农业领域后,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的巨大作用。我们研发的智能化设备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此外,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乡村发展,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不仅应对了短期的经济困难,还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凭借强大的技术和团队,公司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