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似乎起步较晚。比如,像猎人B和猎户座这样具备先进水平的大型无人机,只是近几年才出现。然而,回顾历史,俄罗斯曾经也有过辉煌时期,甚至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就已经拥有了一款名为图123的大型无人侦察机。这款无人机于1964年开始服役,是苏联的第一代大型无人侦察机。图123的前身是图121,后者是一款性能非常出色的无人机,其起飞重量达到35吨(目前主流大型无人机的起飞重量一般在1至14吨之间),飞行速度为2.3马赫,飞行高度接近2万米,最大航程接近4000公里,并且配备了核战斗部。无论是将其视为巡航导弹还是无人攻击机,都足以证明其强大的作战能力。相比之下,曾被视为“航母克星”的“日炙”反舰导弹,其射程仅为200公里左右,显得逊色许多。
尽管图121于1959年首飞,但由于设计理念的变化,最终未能量产。不过,苏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图123侦察机。与目前主流大型无人机相比,图123的性能更加出色,飞行速度高达2.3马赫,飞行高度接近2万米。它采用火箭助推发射,配备涡喷发动机,安装有多台航空相机和电子侦察设备,图像分辨率高达20米。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图123共生产了50多架。
除了图123之外,苏联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研发了图143低空战术无人侦察机。这款无人机的尺寸较为适中,机长8米,翼展2.2米,起飞重量1.2吨。尽管其飞行速度达到了95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仅为2000米,航程也只有180公里。然而,截至1989年,图143共生产了近1000架。七十年代初期,苏联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更大规模的图141侦察机,其起飞重量为5.4吨,航程1000公里,飞行高度6000米。该型号共生产了约150架。
到了八九十年代,图波列夫设计局又相继推出了图243和图300无人侦察机,两者的主要功能相似。
从功能对比来看,目前主流的中大型无人机更注重中高空巡航(以避开地面高射炮或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威胁),具备3000至4000公里的远距离航程和10至40小时的长时间续航能力。然而,这种类型的无人机通常飞行速度较低(一般在200至4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也不高,主要用于对抗防空能力较弱的对手或应对低强度冲突。而在面对较强防空能力的敌人时,这类无人机的生存能力较差。相比之下,苏联研发的无人机则拥有更高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或采用低空突防的方式,更适合大国之间的对抗。
苏联解体后,这些先进的无人机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俄罗斯在应对低强度冲突的低速、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方面进展缓慢,导致其在该领域逐渐落后。然而,随着叙利亚战争的需求,俄罗斯开始重视无人机技术的发展。2017年,俄罗斯推出了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并逐步投入使用,标志着俄罗斯无人机技术的崛起。2018年,俄罗斯又推出了起飞重量达20吨、具备隐身能力的飞翼布局猎人B无人机。虽然具体性能尚未完全公开,但据分析,其最大飞行速度接近10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在1.2至1.5万米之间,最大航程也在4000公里左右。这表明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已追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