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市针对林地边缘蝗虫小面积高密度聚集的情况,展开了有效的防治行动。相关部门调动了无人机和高射程喷雾器等现代化设备,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8日,所有发现蝗虫的区域均已得到有效治理,工作人员预计防治效果超过90%。
“哈尔滨市历史上从未记录过如此大规模的蝗虫聚集现象,这应该被视为一个偶然事件。”哈尔滨市林草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自5月中旬起,哈尔滨市周边的区、县(市)出现了蝗蝻,主要集中在林地边缘的小范围内,部分地区情况较为严重。此次发现的蝗蝻实际上是蝗虫的若虫,它们多出现在与农田相连的土地上,特别是在有玉米秸秆堆积的地方。蝗蝻主要以杂草、蒿草以及低矮的榆树和大果榛子等阔叶灌木为食,而在距离林缘10米范围内的地方,蝗蝻的密度则较低。
从20日起,哈尔滨市各区、县(市)开始了蝗虫防治工作。大部分区域采用了无人机喷药的方式,而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则使用了车载高射程喷雾器,这种设备类似于高射炮,具备射程远、效率高的特点。人工背负式喷雾器仅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使用。
据最新统计,截至28日15时,全市累计防治面积达到了23831亩,使用的药剂为3%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达到了90%以上。此次蝗虫聚集主要发生在阿城区、呼兰区、五常市、巴彦县、尚志市和木兰县等多个乡镇,目前几乎所有已知的发生面积都已得到控制。哈市林草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发现蝗蝻取食玉米幼苗的情况,初步鉴定这些蝗虫为土蝗,其取食量较小,抗药能力较弱,正处于最佳防治期。其他县(市)也在密切监测可能发生的蝗蝻情况,一旦发现将立即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