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飞科技)与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海茨伯里地区土地养护网络”合作,共同推动当地因林火受损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
在维多利亚州东南部的科布里科湖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极飞科技的三架农业无人机沿着预定航线,深入林火破坏严重的偏远地带,均匀地将草籽播撒在土壤裸露和植被稀疏的区域。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利用无人机大面积播撒草种来恢复山林生态系统。
两日内,这三架无人机便完成了40公顷泥炭沼泽地的混合播种任务。接下来,技术人员将密切监测并评估无人机播种后植被的生长情况,并将其与自然再生的区域进行对比。
该项目负责人保罗·哈特里克向媒体表示,海茨伯里地区在2018年遭受了严重的森林火灾。“两年过去了,我们仍在努力重建生态系统,科布里科湖的泥炭沼泽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他指出,不同地区的泥炭沼泽受到林火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地方的林火烧到了地下一米深的可燃泥炭层,导致地面塌陷或寸草不生。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无法自我恢复,必须通过人工干预来进行修复。
尽管生态恢复工作迫在眉睫,但传统的地面作业人员和设备难以进入这些区域。经过研究,哈特里克决定尝试采用无人机播种来帮助当地生态系统恢复,这一想法得到了维多利亚州环境、土地、水利与规划部门的支持。最终,中国极飞科技脱颖而出,成为实施这一计划的合作伙伴。
据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介绍,相较于传统播种方式,无人机播种具有诸多优势。
“我们首先使用遥感无人机从高空勘测,确定哪些区域植被破坏严重需要补种,哪些区域不需要补种,从而生成一张‘处方地图’。随后,装载种子的无人机飞抵预定区域进行播种。”龚槚钦解释道。
他认为,与人工、拖拉机、直升机等其他播种方式相比,这个过程更加高效,成本更低,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人为破坏和污染。
哈特里克表示,虽然无人机并非新生事物,但在澳大利亚的应用仍相对有限。随着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发,无人机将在杂草管理、害虫控制、精准农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海茨伯里地区土地养护网络”的协调员杰夫·罗林森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创新性的空中播种,科布里科湖地区能够重新焕发活力。
“我们希望植被能够再生,并吸引更多的鸟类和野生动物前来栖息,为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庇护。”罗林森对科布里科湖地区生态恢复的前景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