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多位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读者向我们反映,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周围有人操作无人机,导致该时段内多个航班无法正常降落。据目击者称,可以看到多架无人机在空中飞行。
记者查询了相关时间段的航班信息,发现确实存在多架航班延误的情况。具体如下:
早上10点多,记者联系到一位在萧山机场附近工作的市民。他表示,机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飞机起降了:“通常早晨这个时间段应该是航班起降的小高峰,但今天直到20多分钟前才看到一架落地的航班。”
与此同时,在一个杭州航空爱好者的微信群里,人们也在讨论萧山机场航班延误的问题。有人留言表示,如果确实在机场范围内操作无人机,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上午10点29分,从北京飞往杭州的CA1706航班终于落地,而原本预计的落地时间是上午9点05分左右,这意味着这架航班在空中盘旋了近一个小时。
记者随后联系到该航班的一位乘客朱先生。他回忆道:“我们接近9点时就开始下降,9点10分左右已经能看到机场的轮廓,但飞机突然又上升了。然后飞机似乎一直在盘旋,我觉得至少转了五圈以上。”
机上乘客开始询问空乘人员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开始空乘说会在9点半左右降落,但到了9点半依然没有动静,后来又说会在9点50分左右降落。9点半后,飞机上还进行了两次广播,告知乘客等待塔台的通知。”
当天晚上11点,杭州机场方面通知,航班已恢复正常起降。
那么,当晚究竟有多少航班延误?延误是否真的与无人机有关?对此,萧山机场方面表示,公安部门正在进行调查。
根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在净空保护区内禁止放升风筝、孔明灯、无人机等升空物体。此外,国家也出台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对机场净空保护区内的无人机活动进行了规范。
类似的无人机干扰事件屡见不鲜,有时甚至险些酿成大祸。例如,2018年9月24日,从香港飞往温州的港龙航空HDA794航班在温州龙湾国际机场降落过程中,遭遇一架距离其仅30.48米的蓝色旋翼无人机,严重威胁了航班和乘客的安全。
一旦无人机与飞机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例如,一只重0.45千克的鸟与飞行速度为960公里/小时的飞机相撞,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因此,无人机与飞机相撞的结果可想而知。
关于无人机的飞行规则,按照最新规定,重量超过250克的民用无人机需要实名登记,操作者也需要持证上岗。若无人机造成人员受伤,操纵者将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进行赔偿。
浙江汉鼎律师事务所主任郑若阳律师指出,在禁飞区域操控无人机飞行属于“黑飞”。例如,成都双流机场、萧山机场和昆明机场都曾发生过无人机干扰飞机的情况,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受到治安处罚,严重的还会面临刑事责任。
郑律师建议,无人机爱好者应在参加培训并取得执照后按规定飞行,飞行时要确保无人机在120米以下且视距在500米范围内,并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和敏感地带。
最后,我们提醒无人机爱好者,务必充分了解飞行管控知识,高度重视无人机进入机场净空保护区的风险,严格遵守国家和民航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