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宣布,其在2月份成功完成了一架采用增材制造零部件的MQ-9B“天空守卫者”无人机试飞。目前,该部件正在进行最终评估。
增材制造技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3D打印技术,在这架MQ-9B无人机上的应用主要是3D打印了进气道的脊部板材,所使用的材料为钛合金Ti6Al4V。这项创新是通用原子与GE增材制造工程咨询团队合作的结果。传统制造工艺需要将三个部分的钛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而采用3D打印技术后,不仅免去了焊接及相应的质量检验工序,还显著降低了成本和重量,并减少了模具的使用,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时间和成本。
通用原子在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探索3D打印技术在无人机制造中的应用,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并与多家3D打印技术公司合作,构建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从2019年4月开始,通用原子与GE增材制造工程咨询团队合作,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技术、工艺和材料的开发,以及钛和其他金属材料的验证,并成功进行了装机试飞。
在首个3D打印零部件成功应用于无人机之后,通用原子计划进一步推广这一技术的应用,包括进气道的其他零部件。此外,通用原子还与澳大利亚的Conflux公司合作,共同开发3D打印热交换器部件。根据通用原子公布的增材制造应用路线图,未来将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更复杂的歧管和管道、各种类型的热交换器、发动机和起落架相关零部件、集成结构、安装架和燃料分配系统等,以及在工装和维护保养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