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从小型的民用无人机如大疆,到大型的军用无人机如中国的“翼龙”,它们在现代社会和战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无人机凭借其长续航力、隐身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受到各国的青睐。然而,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制造出高质量的无人机。
要制造无人机,需要具备先进的工业体系和高水平的科技能力。目前全球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主生产无人机。对于无法自主生产的国家来说,购买其他国家的无人机成为一种选择。因此,许多国家不仅自己研发无人机,还积极向国际市场销售无人机。毕竟,无人机的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远程操控、监控和空中打击等功能不仅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还能获取敌方的重要情报。
尽管无人机具有诸多优势,但它们并非没有弱点。每年在战场上都有无人机被击落或损坏。一项由英国非政府组织统计的数据表明,2015年至2020年间,每年被击落或损坏的无人机数量有所不同。例如,2020年前六个月就有24架无人机被击落,2019年为15架,2018年为3架,2017年和2016年各有3架和1架被击落,2015年则有2架。
这些数据也反映出一个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因技术缺陷导致的无人机坠毁情况已经大幅减少,而被人为击落的情况却日益增多。特别是在2020年上半年,有24架无人机被击落,这说明现代战争中无人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同时,这也反映出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无人化作战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