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俄罗斯“军队-2020”国际军事技术论坛圆满结束。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大军工集团的业绩受到冲击,此次论坛上各家都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吸引潜在客户。
在本次论坛上,俄喀琅施塔得集团的“雷霆”隐身无人机首次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因其外观与美军“忠实僚机”项目中的XQ-58A“女武神”无人机相似,被称作俄版“忠实僚机”。
据介绍,“雷霆”无人机长约13.8米,翼展10米,高3.8米,全重7吨,最大有效载荷2吨,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000千米/小时,最高升限1.2万米,作战半径700千米。与俄罗斯另一款大型作战无人机“猎人”B相比,该机属于中型喷气式无人机,可在有人驾驶战斗机执行任务时担任僚机,执行侦察和摧毁敌方防空系统的任务。由于体型较小且具备隐身能力,该无人机能有效避开敌方防空系统的探测。
作为“忠实僚机”,“雷霆”无人机是一种快速消耗型战机,但绝非低技术产品。该无人机采用了多种隐身设计,如进气道位于机体上方,机身横截面呈不规则多边形,尾喷口经过隐身处理,大大降低了雷达反射信号和红外特征。动力系统由两台小型涡喷或涡扇发动机提供,保证了无人机能以高亚音速飞行。
在现场展示中,与“雷霆”无人机一同展出的是由多家俄军工集团研发的配套导弹,包括100千克、250千克和500千克级别的精确制导炸弹。据称,“雷霆”无人机两侧翼下各有1个外挂点,机腹下设2个内置弹舱,每个弹舱各有1个内挂点,总共可携带2000千克的有效载荷,执行空对地打击任务。此外,该无人机还能携带各种吊舱,执行情报收集、监控和电子干扰等任务。
此次论坛上展示的“雷霆”无人机尚未安装起落架,表明该型号仍处于原型机阶段。尽管如此,从俄空天军的相关计划来看,该机很可能与另一款大型无人机“猎人”B一同服役,这是俄空天军为了平衡资金和技术矛盾所做出的选择。
与“雷霆”无人机不同,“猎人”B是一种大型隐身无人机,研发难度大,成本高昂。即使研发完成,短期内也难以大规模装备。相比之下,“雷霆”无人机的研发难度和资金投入较低,研发周期较短,一旦研发成功就能迅速投入使用,因此更容易获得支持。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雷霆”无人机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该机采用传统设计,机动性优于采用飞翼设计的“猎人”B无人机。这意味着在向空战无人机转型过程中,“雷霆”无人机更具优势,能更快投入实战。然而,作为“忠实僚机”,“雷霆”无人机也有不足之处。其作战半径仅为700千米,难以与航程较长的苏-35、苏-57等战斗机配合使用,只能与同样“短腿”的米格-29、米格-35战斗机全程协同作战,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范围。(王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