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据航空工业官方消息,国产新型AR-500C无人机在稻城亚丁机场顺利完成高原首飞。稻城亚丁机场海拔高达4411米,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之一。上午9时,准备工作完毕后,AR-500C顺利起飞,短暂悬停后进行了回转及机动飞行,整个试飞过程持续15分钟,最终安全着陆。
此次高原首飞对于AR-500C而言意义重大。尽管该机型于今年5月在鄱阳完成了首次飞行,但此次高原首飞填补了之前未能在高海拔地区测试的遗憾。AR-500C是在AR-500B基础上改进而来,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的环境,设计团队对其发动机进行了升级,并采用了全新的气动外形。此外,为了便于维护,还增加了尾梁快速拆卸技术。除了机体结构的重大改变外,AR-500C还对无人机系统进行了升级,新增了自主编程飞行和飞行区域保护等功能。
AR-500C配备了模块化设计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任务需求灵活配置。军用条件下,它可以加装电子战设备进行侦察和干扰;民用条件下,则可以移除部分电子战设备,为其他用途腾出空间。
据官方数据显示,AR-500C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500公斤,最大升限为7000米,续航时间为5小时,有效载荷为8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为17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为165公里/小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载荷能力,80公斤的物资相当于高原地区30人一天的口粮,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具有显著优势。尽管西藏地区的公路已修至边境,但仍有一些地方无法通达,因此空中补给变得尤为重要。
此前,央视曾报道我军在高原使用民用无人机空投紧急口粮的情况。据估算,这些无人机的载荷约为5公斤,而AR-500C在同一效率下相当于16架小型无人机,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还能运输更大体积的保温箱,提供热食。如果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将极大提升我军的后勤保障水平。
从外观上看,AR-500C底部预留了较大的空间,不仅可以运送食物等分散物品,还可以运输体积较大的装备或维修工具。例如,在前线作战时,如果因为情报不足未能发现大型坚固火力点,需要空中支援却无法精准打击,此时可通过无人机运送激光瞄准设备,引导空中力量进行精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