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创新基地正式启用,为无人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发展平台,包括产品检测、投融资以及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此外,该基地还设立了一个无人系统检测中心,为无人系统提供质量与安全性的测试、评估和认证服务。
据了解,延庆区已将无人机产业列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为了保障无人机的试飞空间,延庆区专门划定了100平方公里的无人机专属空域,并将园区纳入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范围。此外,30×800米的跑道也能够满足大多数机型的试飞需求。延庆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森林、河流和山脉等,为无人机提供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其功能和专业性。
延庆区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空域优势,重点发展工业级和军用无人机产业。为此,延庆区打造了无人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行业应用无人机产业集聚区以及无人机+应用模式与产业融合示范区。在硬件设施方面,延庆区建立了公共实验室,并配备了满足无人机制造产业链所需的多种硬件设备。在软件政策方面,延庆区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政策,例如6000万元的双创政策,旨在从人才和物资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此外,还设立了两只专项基金,包括2亿元的科创基金和2.5亿元的孵化平台基金,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为了推动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延庆区计划于2021年举办一场针对奥运场景的无人机挑战赛,面向实际应用场景如奥运会等展开竞赛,获胜者将直接获得订单。目前,借助2022年冬奥会的契机,延庆区已举办了15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对接会,吸引了远度互联、海星达等企业与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开展了应急救援、空中巡查、森林防火和3D建模等多种应用项目。
据北京市调机构IDC预测,未来五年内,企业无人机解决方案将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企业无人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6.6%,超过整体无人机市场的增速。国内的市场调研机构预计,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300亿元属于消费级市场,而行业应用将占据350亿元。截至目前,延庆区已经聚集了航天九院、美团、清航装备、远度等43家无人机研发生产及相关企业,涵盖了无人机研发生产、通信链路、传感设备、检测、培训和反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