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图片,展示了空军的一架轰6N战略轰炸机携带着一款尚未公开的导弹。这一消息引起了军事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部分军迷认为,轰6N战略轰炸机在性能上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主力轰炸机,是我国空军当前较为薄弱的环节,应尽快研发并装备新型战略轰炸机。然而,也有观点指出,我国并不一定需要最新的战略轰炸机,通过改进现有的轰6N即可满足需求。
现代轰炸机大多采用防区外作战方式,自身的突防能力已不再重要。即使需要对敌方防空系统进行打击,也可以使用防区外隐身武器,而无需依赖隐身轰炸机。因此,现代轰炸机主要承担防区外武器投放任务,装备远程巡航导弹比单纯装备隐身轰炸机更有实际意义。这款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的问世,可能会使新型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变得不再那么迫切。
轰6N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相较于之前的轰6K型号,它增加了空中加油能力。尽管如此,轰6系列轰炸机在满载状态下,作战半径通常不超过3000千米。为了在战争爆发初期避免被对方先发制人,我国的战略轰炸机通常部署在东南沿海或其他内陆地区。在这种情况下,轰6轰炸机要想威胁到关岛、夏威夷等距离较远的目标,必须经过1至2次空中加油。轰6N可以在即将离开我国领空或完成轰炸任务后,前往预定的空中加油区域进行加油。由此可见,轰6N已经基本满足了我国空军现阶段的大多数作战需求。
此次轰6N携带的导弹也十分特别,外观类似于我国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根据东风-17的技术特点推测,这款空射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能超过5500千米,具备6至7马赫的速度优势。结合轰6N轰炸机,这款武器的最远打击范围可能达到10000千米,足以覆盖美国西海岸的大中城市。
除了攻击固定目标外,这款导弹还可用于反舰作战。有军方人士透露,该导弹是针对各国日益完善的防空系统的研发成果。在对付军舰时,只需1至2枚导弹就可能瘫痪一艘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而12枚导弹则足以摧毁整个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由于该导弹的突防速度超过了标准3/6型防空导弹的拦截能力,现阶段美军几乎无法有效阻止这种导弹的攻击。
虽然我国仍有可能推进新型战略轰炸机的研发计划,但很可能放弃有人驾驶设计,转而考虑使用隐身无人轰炸机。我国生产的利剑无人机可能是未来隐身战略轰炸机的雏形。毕竟,无人机不需要考虑飞行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可以进一步减轻重量,从而增加航程并提升隐身性能。未来,轰6N将继续承担战略打击任务,而隐身轰炸机则可能承担更加危险的任务,执行更远距离的打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