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军用无人机在多个冲突区域的应用愈发频繁,展示了它们的强大威力。在叙利亚战场,土耳其无人机对叙利亚正规军的精准打击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样地,军用无人机在西亚和北非的战斗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最近的纳卡冲突中,无人机再次证明了其关键作用。
在这场冲突中,阿塞拜疆军队凭借无人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亚美尼亚军队的重型武器大多被无人机摧毁,相关视频广为流传,导致一些人误以为无人机无所不能。然而,必须明确的是,没有任何武器是万能的。
实际上,阿塞拜疆军队使用的土耳其无人机并非最先进型号,而是因为亚美尼亚的防空系统不足以对抗。此前在利比亚战场上,阿联酋曾使用中国生产的“翼龙2”无人机,成功压制了土耳其制造的“TB-2”无人机。最终,土耳其不得不亲自介入,通过部署大量防空武器才使战局趋于平衡。
最近,尼日利亚高调展示了其购买的“翼龙2”无人机的照片。这并不是尼日利亚首次对军用无人机表示兴趣,而是因为他们所看的正是本国订购的型号。“翼龙2”无人机的技术性能先进,尽管尚未正式服役,但已引起极大关注。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出,尼日利亚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类无人机,而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最近几次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显示了尼日利亚军队的前瞻性。
当然,客户在未收到货物前就感到满意,必须是因为产品本身足够优秀。相比之下,“翼龙2”无人机的有效载荷达480公斤,机翼下有6个挂点,可以携带多种精确打击武器。而土耳其的“TB-2”无人机载荷仅为55至155公斤,且主要武器为两枚MAM-L炸弹和两枚MAM-C炸弹,每枚重量分别为21.5公斤和7公斤。这些小弹药的威力有限,难以彻底摧毁敌方装甲设备,因此视频中常看到土制无人机持续攻击同一目标。
此外,土耳其无人机的控制距离只有150公里,且无卫星数据链支持,这意味着其有效作战半径受限。相比之下,“翼龙2”无人机的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这对许多国家具有巨大吸引力。在利比亚战场上,“翼龙2”凭借其大作战半径、高升限、大载弹量和强大的探测能力,多次对“TB-2”无人机实施有效打击。
早在本世纪初,察打一体无人机还是美国军队的专利,美国长期禁止出口此类设备。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他国家也开始研发和使用这类无人机。中国在美军正式应用察打一体无人机后不久,便启动了自主研发,如“翼龙”无人机于2005年开始研制,2010年交付首个用户;而“翼龙2”则在2012年开始研制,2017年首飞,同年年底交付首个用户。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彩虹”系列无人机,现已形成庞大的家族,并实现了多次出口。
尼日利亚军队最早采购的是“彩虹3”无人机,表现优异。根据最新消息,尼日利亚此次采购包括2架“翼龙2”无人机、4架“彩虹4”无人机和2架“彩虹3”无人机。其中,“彩虹3”无人机用于补充机队损耗,而同时采购“翼龙2”和“彩虹4”无人机,则可能是为了进行对比测试。实际应用中,尼日利亚军队可能会根据需求进一步增加采购量。
在最近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军队利用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无人机获得了重大战果,这不仅影响了中小国家的战略考量,也推动了无人机市场的扩张。美国虽然已经开始有限度地出口高性能察打一体无人机,但价格高昂,适合的买家不多。以色列虽在军用无人机领域实力较强,但主要提供中小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则更侧重于侦察监控。俄罗斯和欧洲的传统军工大国目前尚未推出成熟的产品。
在纳卡冲突中大放异彩的是土耳其的“TB-2”无人机,但由于其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产量受限,且性能不如竞争对手。相比之下,中国推出的“翼龙”和“彩虹”系列无人机在数百万美元的价格范围内提供了远超土耳其无人机的性能。这些无人机在实战中表现良好,售后服务完善,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综上所述,中国无人机在性价比、实战经验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未来有望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