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军似乎运气不佳,不仅罗斯福号航母上一名水兵神秘失踪,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无人机航母”项目也遇到了重大挫折。最近的几次无人机回收实验连续遭遇了九次失败。
据报道,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原本计划利用运输机作为无人机的空中母舰,通过大量投放和回收无人机来实现对地面目标的“智能蜂群”攻击或侦察。去年11月,他们首次尝试从C-130A运输机上发射X-61A“小精灵”无人机,尽管无人机成功飞行了两个小时,但在回收阶段出现了失误,导致无人机坠毁。
尽管如此,美军并没有放弃。今年10月28日,他们再次进行测试,希望用运输机上的机械手臂将无人机抓回货舱,但连续九次尝试均未成功。每次对接都只差几英寸,这表明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美军正在发展无人机“智能蜂群”项目,主要目的是在未来的大国冲突中获得主导优势。正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击败了萨达姆政权。因此,无人机蜂群技术对美军至关重要,因为这种颠覆性技术可以帮助美军保持技术优势,抵消对手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
此外,使用“智能蜂群”技术还可以显著降低有人驾驶战机的运营成本。目前,美军使用的五代机成本高昂,且数量有限。例如,F-35A隐身战机的单价高达8950万美元,每小时飞行成本超过4.4万美元。通过发展无人机蜂群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减少人员伤亡,使美军能够在安全距离内远程操控无人机。
另一方面,美军正从单一作战平台转向大规模“智能蜂群”方向发展,以提高应对大国冲突的能力,降低自身遭受威胁的风险。然而,“智能蜂群”技术从概念到实际应用仍面临不少挑战。例如,它高度依赖导航数据链和控制链,一旦这些链路被破坏,“智能蜂群”就会瘫痪。在中东战场上,伊朗曾多次捕获或击落美军无人机,原因就在于他们破坏了无人机的导航链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研究人员在2018年提出了一种新技术,即在GPS失效的情况下为无人机配备备份导航系统。然而,由于无人机携带的地面天线设备过于笨重,这项技术并未成功实施。
总体来看,美军要实现“智能蜂群”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无论遇到多少困难,这种技术都是未来战争形态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过去,美军已经利用无人机定点清除战术,成功打击了许多威胁美国利益的目标,减轻了作战压力,重建了军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