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甘肃金昌市举行的“甘霖-Ⅰ”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首飞仪式,标志着中国首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正式亮相。这架无人机的技术在全球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与目前主要的人工增雨手段——地面火箭发射、地面烟炉燃烧和有人驾驶飞机播撒催化剂相比,无人机增雨具有诸多优势,如机动性强、作业时间长、工作环境舒适、安全风险低、执行效率高以及能够实时传输机载数据等。这些特点有效解决了当前人工增雨作业成本高、时空受限、手段单一及作业方式不够立体化的问题。
此次首飞成功的“甘霖-I”具备远程气象探测、大气数据采集和催化剂播撒的能力,并且具有可靠的防冰功能,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从而提升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能。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工具,它突破了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关键技术,丰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方式。
甘肃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项目的启动源于祁连山生态修复的需求。据甘肃省气象局介绍,祁连山区的大型无人机增雨实验成功不仅大幅提升了人工增雨作业的效率,还发挥了西北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的效益,并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其他省份逐步建立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能力。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支持甘肃开展祁连山区无人机人工增雨业务试验,推动甘肃建设无人机飞行和实验基地。同时,将推动无人机增雨系统从试验阶段向业务应用转化,并推广使用。此外,还将建立健全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纳入重要科研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