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纳卡冲突中,无人机从辅助角色转变为战场上的主要力量,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仍会遇到诸多挑战。阿塞拜疆军队在纳卡冲突中的成功并非完全归功于无人机本身的技术先进性,而是因为他们在非对称作战中占据了优势。阿军使用的土耳其TB-2无人机实际上属于中小型无人机,技术并不算顶尖。但在亚美尼亚军队缺乏完整防空系统的情况下,阿军无人机利用非对称优势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果亚美尼亚拥有完备的防空系统,冲突的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
未来战场上,无人机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作战力量,在侦查、监视、攻击和袭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它们并不会彻底改变现代战争的胜负关键,因此称霸未来战场还为时尚早。
与此同时,无人机也成为各国重点防御的目标。从使用防空武器和激光武器进行硬摧毁,到采用电子干扰手段进行软打击,反无人机技术不断进步,使无人机在未来作战中面临更多挑战。
去年10月,阿塞拜疆的一架“哈洛普”反辐射无人机误入伊朗领空,随即被击落。此外,伊朗多次捕获和击落美国的先进无人机。同样得到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也在2019年8月20日使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了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2018年1月6日,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遭到极端组织13架无人机的突然袭击,俄军用“铠甲-S”防空系统击落了其中7架,另有6架被电子战系统干扰。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加速发展,未来的作战将更加注重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无人机要想融入作战体系,实现“有人-无人”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最大作战效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