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化身海事“智慧奇兵”!溧水创新执法形式,大招不断~
作者头像
  • 瞿静雯
  • 2021-02-05 15:27:17 2

三、二、一,降落!一架六旋翼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开发区一干河东岸上空盘旋,执行航道定点巡视任务。执法人员通过无人机传输的画面,实时清晰地观察到了航道的通航环境、航行秩序、锚泊秩序、作业秩序以及航标的设置情况。此外,他们还利用高倍自动变焦功能检查了危险品锚地,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上传至系统,为应急决策提供了更加及时且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这正是溧水区地方海事部门开展智能化“空中巡查”的一幕。

“高科技”手段实现水上安全监管无死角 近日,溧水区地方海事部门透露,为了进一步提升海事监管执法效能和智能化水平,该部门积极创新执法形式,采用了“水上+陆上+空中”巡查机制,高效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南京中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飞手马子豪介绍,无人机巡查具有机动性强、时效性好、分辨率高、视野广等优势,大幅减少了航道日常监管中的盲区和死角。设备配备高清相机和喊话器,能够完成航拍、实时监控、取证拍摄和后期数据处理等任务。通过拍摄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无人机能够精准记录违章追越和强行穿越航道等违法行为。

近年来,溧水区地方海事部门大力推进无人机巡查的常态化工作,将航道巡查和岸线巡查有机结合,建立了无人机“巡、控、纠”一体化监管模式。此举不仅增加了管理手段,还增强了海事监管和服务能力,推动海事管理工作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溧水区地方海事处处长张国根表示:“我们每月组织一到两次无人机巡查,对违章行为和航道内船舶通行情况进行拍照取证,有效提升了行业监管效率,及时掌握了航道状况,为维护辖区水域清洁、安全和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方位”执法实现水陆空立体巡查覆盖 自2020年起,溧水区地方海事部门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狠抓安全专项整治和应急防汛等工作,坚决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部署,全年未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辖区内也未出现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堵航事故及船舶污染水域的责任事故,未发现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岸线的行为。

“我们积极探索实施辖区‘水上+陆上+空中’巡查机制,运用无人机等‘智慧海事’设备,采取点面结合、实时监控、取证拍摄的方式,对辖区水域的通航环境及重点岸线使用情况进行立体化巡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溧水区地方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海事部门以水上巡查和陆上巡查为主要方式,以无人机巡查作为创新手段,根据年度巡查计划及特殊时段要求,共进行了103.5小时的巡查,出动人员312人次,巡查总里程达到3010公里,向企业和船舶发布预警信息14次。严格执行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全年累计进出港报告147艘次,实施船旗国监督检查52艘次,作出行政处罚3起,罚款总额4400元。严格开展水工作业安全检查,签发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1份,发布航行通告2份,进行水工现场检查6次。

融媒体记者 陈爱欢 记者 陈林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瞿静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溧水无人机海事奇兵化身执法形式不断智慧创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