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虹-4号无人机近期进行了多种弹药的搭载验证,其中包括50公斤级的子母炸弹、红外/毫米波双模末敏炸弹、卫星制导炸弹,以及100公斤级的激光制导炸弹和卫星制导滑翔炸弹。所有参与测试的弹药均符合标准。
在此次测试中,有一架彩虹-4无人机配备了神秘的电子战吊舱。据军事专家分析,这可能是我军最新研发的电子战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
此次测试的无人机型号为“彩虹-4能力增强型”。相比之前的版本,这款无人机拥有更强的载荷能力和供电能力。对于电子战无人机而言,供电能力至关重要,因为电子战设备耗电量巨大。例如,美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和我军的歼-11D/歼-16电子战型,都配备了自带涡轮发电机的电子战吊舱。
中国军队在电子战领域已有丰富的经验。在去年81建军节阅兵中展示的三款无人机——通讯干扰无人机、雷达干扰无人机和反辐射无人机——就是我军无人机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军还专门开发了针对爱国者导弹系统和E-2T预警机的电子干扰无人机,以及用于反导系统的专用干扰无人机。
早在1997年,中国就开始研发第一代电子战无人机,该项目隶属于“995工程”中的区域综合电子战系统。其中包括RCZ301干扰站、RCL302干扰站、RKL165假目标无人机和RCT321无源探测定位系统。其中,RKL165假目标无人机是“九五”计划中的主要电子战武器装备之一,也是原总参四部七个“杀手锏”项目之一。该无人机于2002年首飞,并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评估,最终达到了设计目标,满足了部队的需求。
RKL165假目标无人机是以西工大ASN-206无人机为基础研制的,控制半径可达200公里,巡航速度为180公里/小时。在干扰预警机时,通常需要接近预警机150公里范围内。我军通过计算得出,只需要6架RKL165假目标无人机,就能使E-2T预警机失效。
2009年,中国对爱国者PAC-2GEM和PAC-3防空反导系统的AN/MPQ-53和AN/MPQ-65雷达系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电子干扰研究。尽管这些雷达采用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如全相参脉间频率捷变技术和旁瓣抑制天线技术,但经过反复噪声干扰和方位捷变饱和干扰,依然能够有效干扰或延长其探测距离和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部署大型电子战飞机或浮空器,安装功率为100瓦的交变极化反复噪声干扰机,以及在距爱国者雷达100至150公里处部署无人干扰机,可以使爱国者雷达对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缩短至40公里,从而无法及时实施反导措施。
然而,之前使用的600公斤级别的小型无人机在航速、航程和航时方面存在不足,且载重量有限,只能挂载较小的干扰吊舱。新型“彩虹-4能力增强型”无人机则具备40小时的续航能力,而改进型彩虹-5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更是达到了120小时,最大飞行距离超过1万公里。这意味着彩虹-4/5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以更快的速度对更多目标进行高效打击。结合电子战的优势,无论是软硬目标还是点面目标,都能实现有效打击或对抗,使彩虹系列无人机在复杂战场环境中不断进化,愈战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