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水稻无需弯腰插秧,用无人机飞播就行了?专家:对,还能减产
作者头像
  • 萝卜看点
  • 2021-03-01 17:36:36 1

在传统观念中,种植水稻需要农民在泥泞的田地中播种育苗,然后弯腰插秧。然而,近年来,无人机专家和企业家们研发了农业无人机的播撒系统,使得无人机可以进行飞播播种水稻。有宣传视频称,使用无人机播种不仅速度更快,还能节省种子。多位农业领域的专家都对此表示认同。

真的可以吗?

中国农业大学的何雄奎教授指出,无人机飞播确实能够实现“省时省工省种”。他的团队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无人机播种实验,并在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等地进行了多次实验。无人机飞播轨迹精准,不仅可以均匀撒播,还可以实现精准的成行成垄播种,从而提高效果。由于均匀播种,因此更加节省种子。此外,无人机飞播无需提前育苗移栽,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资金。这还能实现“人机分离、农机土壤分离、人药肥料种子分离”,从而实现“农机不进地”的水稻种植。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航空应用技术部主任张瑞瑞表示,水稻直播(撒播)技术早已存在并一直在推广,但由于农机设备和种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推广较为缓慢。2010年后,随着地面直播机的推广,直播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在北方地区,水稻地面机械直播正逐渐成为趋势。如果无人机能做到精量直播(成行成垄,甚至点播),相比于传统的撒播方式,确实可以节省一些种子。

亩产如何?这并不是简单的答案

无人机飞播速度快,那么效果能否得到保证呢?何雄奎教授表示,他们在安徽的实测结果显示,无人机直播不仅没有减产,亩产反而增加了。

张瑞瑞主任认为,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很难通过单一技术来对比效果。直播的秧苗密度较高,播种时间较晚,但如果合理密植且选用合适的品种,产量会有所提高。直播与插秧应选择不同的品种。亩产不能简单对比。

何雄奎教授还提到,无人机能够实现精量播种,成行成垄,播量可调。后期的无人机水稻撒播研究和实验表明,如果按照传统播种量播种,并不会减产,反而减少种子用量会导致减产。他认为,减产的原因在于无人机播种更加均匀,均匀播种带来了更多有利影响。无人机撒播水稻与对比实验田的结果表明具有种群优势,因此无人机水稻播种与全程无人机作业生产管理中仍有许多农艺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挖掘。例如,无人机水稻撒播均匀会形成种群优势,无人机水稻撒播苗的分蘖数高于传统育苗移栽苗的分蘖等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无人机飞播“省时省工省种”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任何技术都有其适用条件。何雄奎教授的研究指出,适应推广的主要区域是以适合水稻直播的黄淮海流域为主,北方丘陵山区同样适用,品种与地区的适应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瑞瑞主任表示,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气温窗口期的影响,仍然主要采用育秧再插秧的方式。利用大棚提早育苗,人工育苗可以避开不适合秧苗生长的时间段。大棚育苗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更高的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

显然,农业技术并不简单,每一项技术背后都有大量的科学知识支撑。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萝卜看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飞播无人机插秧减产水稻弯腰无需专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