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1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六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大会将于5月21日至23日在被誉为“无人机之都”的深圳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新起点,新价值”。
此次大会预计吸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与。会议期间,将围绕5G+网联无人机应用、安全管理、行业应用、教育培训、人工智能、机器人、水域无人系统AI等多个主题,举办多场前沿论坛。众多享有盛誉的学者和无人系统领域知名企业家将共同探讨无人机的技术革新、创新应用、产业落地和未来发展。
此外,来自国内外的约300家企业将展出超过2000件最新的无人系统设备。大会将在三天时间内通过主题大会、产品展示、无人农场、机甲大师、机器人展区、特斯拉拆解、竞速比赛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无人机产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特点。同时,大会还将同期举办2021中国智能汽车创新大会,开创无人系统与无人机系统、智能汽车系统论坛联动的新模式。
无人机在防疫和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无人机及无人系统产品的创新应用成果显著。从空中无人机、卫星定位系统等设备到地面机器人、测温服务等智能设备,再到人脸识别、大数据等软件系统,以及警用和医务人员穿戴的手持智能设备,无人机及相关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和机器人等无人系统产品在抗疫前线表现出色,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在2020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全球疫情逐步缓解,大量无人机、测温机器人和防疫机器人继续坚守岗位,协助管理人员完成艰巨任务。
疫情期间,大疆、华科尔、科比特、AEE、中科灵动、科卫泰、易瓦特、普宙、时代星光等品牌的警用无人机在高速路口、人群聚集区和广场等地进行空中宣传;大疆、极飞、高科新农、汉和、天鹰兄弟、天途、启飞、安阳全丰等品牌则通过植保机喷洒防护药物;高巨创新、大漠大智控、一飞智控、若联航空等公司则通过上千架无人机编队飞行为抗疫加油助威。为了保障复工复产、基础设施维护、交通运输和日常防护等需求,纵横、飞马、远渡、智航等企业的固定翼无人机也在巡检测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哈瓦、极客桥、锦程航空、沃飞长空、中航智、顺丰、迅蚁、复亚、星逻智控等企业在消防、应急救援、物流和快递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球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
尽管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无人机、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等产业依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表现尤为突出。
据统计,全国拥有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资质的企业接近七万家,交易额达670亿元。其中,深圳市有1200多家相关企业,年产值约为500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市场的74%,工业级无人机占据全球市场的55%。2020年无人机出口额为180亿元,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级无人机、植保无人机、行业无人机、玩具无人机及其配套产品。同时,中国无人机企业迅速崛起,仅两年时间就有两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2019年亿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1年2月成都纵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民用无人机的最大市场在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警用、消防、测绘、植保、巡检、气象等,占总需求的80%。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到2025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从全球范围看,无人机需求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以深圳企业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已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主要供应商,其产品占全球市场的70%,行业级无人机也有较大市场份额。据海外专业报告统计,2019年无人机行业投资超过12亿美元,打破了2018年的6.7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系统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海陆空一体化的服务产业链。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设备密切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如今,无人系统无处不在:手机云端App软件扫码购物、物流无人机快速配送包裹、无人机机巢自动巡检电力设施、地面无人车直接送货上门、防疫机器人自动消毒防疫、无人船水上搜救等。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万物互联将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加紧密地与无人系统产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