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晨曦中的海南某机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海军航空兵某团的两架无人机相继升空,一场互为对手的侦查对抗演练正式展开。双方无人机在没有指挥员引导的情况下,自主搜索目标并传输情报信息。
控制室内,各席位的操作人员全神贯注地发出指令。“注意飞机姿态”“准备下降高度”……每一条指令都紧张有序。
“经度××,纬度××,高度××,发现可疑目标。”收到指令后,红方操控员林雨潇迅速分析目标情况,调整航向直扑目标;同时,操控员钟卓操作机载设备,对蓝方进行侦查锁定。
“不好!”蓝方操控员刘浩立即察觉到异常,操纵战机规避,目标随即从红方的监控屏幕上消失。
尽管红方的监控屏幕上已不见蓝方的身影,但雷达仍能探测到蓝方的大致位置。吸取之前的教训,红方操控员小心翼翼地避开雷达的侦测,最终成功锁定并击败了蓝方。
午后,无人机安全返回。机务人员争分夺秒地进行清洁、试车检查和电路检测,为再次出动做好保障工作。蓝方操控员则聚在一起,讨论不足之处,分享心得体会,制定应对策略。他们充满信心地回到了各自的岗位。
当天,无人机进行了多轮对抗演练,双方采取“你察我藏”的战术,不断变换战法。该团领导表示,此次演练采用红蓝对抗的形式,旨在倒逼操控员灵活运用航线和机载设备,最大程度地挖掘无人机的作战潜力。
傍晚时分,两架无人机相继返回机场。参训官兵顾不上休息,直接前往指控室研究飞行数据,进行复盘总结。操控员李科桥表示,这种“背靠背”的对抗演练使他们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提高了战场感知能力和技战术水平。
(特约记者 高宏伟 通讯员 刘嶷 辛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