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无人机,现代战争变得像玩游戏一样!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频繁发布关于摧毁对方军事装备和造成重大伤亡的消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无人机摧毁坦克”的视频。
无人机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军就利用无人侦察机收集越南军队的防空部署情报。1982年,在贝卡谷地之战中,以色列无人机成功诱使叙利亚军队的防空导弹雷达开机,为以色列空军摧毁叙利亚的防空阵地创造了条件。到了海湾战争时期,无人机已经能够出色地完成舰炮火力引导和校正等多种任务。
随着航空、微电子和遥感遥控技术的进步,无人机不再局限于执行战场侦察和火力引导等辅助任务,而是直接参与攻击作战。在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军队从以色列和土耳其购买的哈洛普无人机和TB-2无人机迅速崭露头角,一度让T-72主战坦克和S-300防空导弹系统等传统装备显得过时。亚美尼亚军队也采取了报复措施,利用自杀式无人机攻击阿塞拜疆军队的炮兵阵地,造成了一定损失。
与装甲车辆和战机等重型装备相比,无人机不仅成本低、损耗小、人员无伤亡,而且凭借难以被侦测和续航时间长的优势,在复杂空域内可以精准打击高价值目标。这给传统的作战理念和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阿塞拜疆军队的无人机成为新晋网红,并不意味着它们拥有无敌的实力。在纳卡冲突中,阿军无人机之所以表现突出,部分原因是亚美尼亚军队的防空系统不够完善,缺乏应对无人机的经验。在硬杀伤方面,亚美尼亚军队装备的S-300远程防空系统和萨姆-8防空导弹并不擅长探测和拦截无人机这类低慢小目标。在软杀伤方面,亚美尼亚军队的电子干扰和攻击技术也相对落后,无法对阿军无人机群的控制系统造成系统性破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人机技术和战术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一旦实现隐身化、智能化和集群化,其作战效能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等对抗无人机的新手段也在快速发展,或许在未来的冲突中,矛与盾的较量将进一步改变战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