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彩虹-5(CH-5)无人机首次在央视的镜头前亮相,并顺利完成首飞。作为当时国内重量最大的活塞动力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CH-5的首飞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首次”、“突破”、“填补空白”等词语频繁出现在有关CH-5的报道中。
2020年9月,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因纳卡地区的主权争议再次爆发冲突。在这场冲突中,阿塞拜疆的无人机表现突出,其精准打击敌方目标的画面成为军迷热议的话题,并引起了军方专家的关注。
未来,无人机是否能够重塑战争格局?中国无人机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神鸟知讯于23日在深圳对彩虹-5(CH-5)无人机总设计师兰文博进行了独家专访。
长航时和大载荷是未来无人机发展的主要方向。CH-5无人机的成功首飞不仅提高了彩虹无人机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也为设计师们带来了持续创新的动力。为了提升无人机的性能,需要增加其重量,从2吨增加到3.5吨甚至更大,从而可以携带更多的载荷、搭载更多的设备,并应用于更广泛的场景。这不仅是重量的增加,更是设计上的重大飞跃,需要更大的展弦比和更高的升阻比,因此外形设计和燃油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都需进行革新。
兰文博表示,目前最先进的无人机具备跨洲际作战的能力。例如,新款彩虹-5的一大特点是其更长的续航时间,其高级版本续航时间超过40小时,而升级版则能达到120至130小时。其最大航程可达6500公里,最大载荷超过900公斤,某种程度上可以媲美洲际导弹。
家族化和隐身化是中国无人机的发展目标。世界各无人机强国都在努力实现这两个方向的发展。比如以色列在2020年推出的新款“英雄300”无人机,仅重3公斤,飞行距离达40公里,可携带500克弹头。这款无人机的特点在于操作简便、附带杀伤性较小且更加智能化。它与巡航导弹、智能炸弹和反坦克导弹不同,可以在击中目标时爆炸,而非返回基地。
彩虹无人机家族除了公开的彩虹-5(CH-5)之外,还延伸到了彩虹-10。CH-7无人机外形类似B-2,采用飞翼设计加上吸波隐身材料,隐身性能有保障。其翼展超过20米,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3吨,有效载荷估计为1吨。此外,CH-7还采用了涡轮喷气式发动机,预计飞行速度可达0.6马赫,飞行时速达到700公里。
相比之下,CH-10融合了固定翼飞行器技术和直升机技术,通过偏转旋翼技术实现了垂直起降。这项技术与好莱坞电影《真实的谎言》中的“鹞”式垂直/短距起落攻击机相似。与其它型号相比,CH-10较为轻便,最大起飞重量为350公斤,翼展只有6.7米,但它可以实现空中悬停,并且飞行速度快,航程远。
在专访中,兰文博因保密原因没有详细谈及上述内容,但他指出,彩虹无人机家族化是公开的秘密,而隐身化则是国际上无人机大国努力的方向。此外,彩虹无人机家族还在积极拓展民用领域,通过模块化平台实现更大程度的军民融合,即“战时军用、平时民用”。
目前,我国无人机已经实现了98%的国产替代,剩余的2%虽然不是完全不可替代,但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国内和国外的渠道并不适合替代。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有望实现100%的国产化。
兰文博认为,“航天与国防从来是不分家的。当今世界并不和平,我们只是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平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如今,在中东、非洲等地,一系列由中国航天人研制的军用无人机活跃着,它们以彩虹为名,为维护和平而战。”
据了解,我国“彩虹”系列军用无人机近年来出口势头强劲。在中东和北非的实际战斗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借助卫星指挥系统,它们成为了打击叛乱武装的有效工具。众所周知,平叛作战已成为现代的主要作战方式之一。与美国的无人机相比,中东、北非和中亚的许多国家更倾向于使用中国的无人机。
以往的无人机参与战争时,通常打击的是缺乏防空能力的非正规武装力量。然而,随着无人机在2020年9月爆发的纳卡冲突中大放异彩,越来越多国家看到了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的潜力。特别是对于那些空军装备较弱的小国来说,无人机在与防空力量对抗时展现出压倒性优势。尽管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防空力量并非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无人机在这场局部冲突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