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卸任后,致力于使美国重新回到国际舞台的中心位置。近期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便是为了向全球展示,那个熟悉的美国已经回归。因此,拜登政府不仅继续增强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还积极拉拢盟友,以便更好地对抗竞争对手。
然而,拜登政府对盟友的态度比特朗普更为强硬。特朗普秉持的是“美国优先”的原则,而拜登则更倾向于利用盟友来实现自身利益,即让盟友为美国的利益服务,甚至需要购买美国生产的武器。最近,澳大利亚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引起了美国的关注。随后,美国立即向澳大利亚推销武器。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澳大利亚出售12架MQ-9B无人机及相关设备,总价值高达16.51亿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额交易。显然,拜登希望在美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通过这笔交易赚取一大笔利润。事实上,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向其他国家出售武器获利,有时甚至会在别国制造冲突时从中渔利。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曾指出,美国希望持续看到战争的发生,因为这样才能向其他国家销售更多的飞机、舰艇和弹药。同样地,美国向澳大利亚出售武器也有类似的动机。目前,澳大利亚正积极炒作“台海冲突”的话题,声称将与盟友共同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结合美国向澳大利亚出口昂贵军备的事实来看,拜登政府似乎在向澳大利亚灌输“中国威胁论”的观念,从而促进武器销售。
因此,澳大利亚最终落入了美国的圈套,认为购买美国武器是最佳选择。然而,美国在交易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人情味,反而提高了售价。这表明美国始终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当然,美国对盟友的这种做法并非首次。印度和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印度面临氧气短缺和疫苗供应不足的问题,美国却禁止向其出口疫苗原材料。尽管美国后来迫于压力表示愿意援助印度,但具体措施尚未明确,印度民众的生命安全仍面临威胁。
至于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之一,即使已经宣布全面支持美国对抗中国,依然未能幸免于美国的盘算。日本计划将核废水排放入海,美国对此表示支持,但随后却禁止进口福岛周边的产品。由此可见,对于美国来说,盟友的地位远不如其自身利益重要。无论日印澳三国如何表态效忠,它们始终只能是小弟,难以真正实现与美国共享繁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