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形成本低,打击效果好,将来无人机会成为空战主流吗
作者头像
  • aircraft
  • 2021-04-26 21:11:01 7

在最近的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使用的土耳其TB-2无人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这款无人机的技术水平并不算先进,但它在实战中的表现却令人震惊。特别是在对亚美尼亚的装甲部队的打击中,TB-2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几乎摧毁了对方的地面力量。

这场冲突结束后,许多人认为无人机已经从单纯的侦察工具转变为能够执行精确打击任务的主要空中力量。甚至有人预测,未来无人机可能会取代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成为天空中的主导力量。受此影响,多个国家开始放弃采购和研发有人驾驶的战斗机,转而投资于无人机技术。例如,俄罗斯宣布将研发S-70猎鹰无人歼击机,这款无人机被认为具有强大的打击能力。

然而,关于无人机能否完全取代有人驾驶战斗机的问题,很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地和对海的打击任务中,无人机确实具备一定的优势。它们可以长时间滞空,寻找最佳的打击时机,这是有人驾驶战斗机难以做到的。但在空战和空中巡逻方面,无人机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

在空战中,战斗通常非常激烈且持续时间较短,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需要快速反应并随机应变,而当前的无人机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虽然可以通过编程设定无人机的攻击模式和最佳打击时机,但面对突发情况,无人机往往束手无策。相比之下,飞行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应对,甚至违背一些操作规程来保护自己,这是无人机目前无法做到的。

此外,在空中巡逻任务中,敌方可能会派遣电子侦察机伪装成民用客机进入己方领空。如果仅仅依靠识别飞行编码和信号波段,无人机很可能无法发现这种电子侦察机。即使在近距离接触时,无人机也不一定会对其进行攻击。而如果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除了识别信号波段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甚至肉眼观察,来识别潜在威胁,从而大大提高识别和应对敌方侦察机的能力。

综上所述,尽管无人机在某些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在未来的空战中,若想成为真正的空中霸主,它们不仅需要拥有强大的火力和武器系统,还需要大幅提升自身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否则,取代有人驾驶战斗机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aircraft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空战将来无人打击主流成本效果成为机会
    下一篇